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

ID:23178864

大小:6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5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_第1页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_第2页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_第3页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_第4页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关于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导读:  即便以一个最不缺人的中国视角看,一个3000多人的会议,意味着什么?  何况,这是在远远小于我们的日本。何况,这完全是一个非官方的民间企业大会。何况,这并非一个大腕云集的做秀嘉年华。又何况,这已是他们举办的第17届,覆盖全日本,而且辐射世界,包括中国。  中国人熟悉会议,并麻木于会议。但这,却是一个能带给国人震撼的会议。  当《中外管理》“访日研修第七团”的中国企业家们,因台风受阻而姗姗来迟,安静落座会场四层的“迟到者专席”俯瞰全场,我们很快便沉浸在一种久违的沉静气氛中,随着会议进程默默深思……随后又和全场企业家一起欢声雷动,

2、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是什么样的组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诉求?最终,是怎样的一种魅力在持久弥漫?  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和他的“盛和塾”全国大会。管理    稻盛和夫是谁?    他是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目前惟一健在的一位——另三位是:松下幸之助(创立松下)、盛田昭夫(创立索尼)、本田宗一郎(创立本田);他更是目前为止,全球惟一一个能一手创办出两家全球500强的企业家!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稻盛和夫后来的成就,在早年却毫无迹象。    没有天资与时运的奇迹    1932年1月30日,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最南端的鹿儿岛。和“天之骄子”比

3、尔•盖茨等商界晚辈很不同,他可绝称不上“天才”。出生偏僻的稻盛,早年读书很不顺利,成绩也不好。别说考大学,就是考中学,他都落榜两次!而且他前半生的运气也很不好,幼年患肺结核,在那年头儿差点丧命。成年后一无所成的他醉心买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但多次都是紧挨着他所买号码的彩票赢得了大奖。  在“县立大学”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后,很显然,如此“出身”的稻盛要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困难可想而知。但你想不到的是,稻盛居然困难到了差点儿就加入黑社会!还好,在一个暴力团门口转了几圈,稻盛放弃了平生做个恶棍的念头,而去了一家已濒临倒闭的电瓷公司。  但这个看似无奈的决定,少了一个小混混儿

4、,却从此成就了一位经营大师。  27岁时,稻盛和夫以300万日元,在京都创办了京瓷株式会社(Kyocera)。当时不起眼的这家乡镇工厂,后来迅速成长为全球500强企业。1984年,52岁的稻盛和夫,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创建了KDDI(日本第二电报公司),不仅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而且到2001年,KDDI也成为了全球500强企业。  不论从天资还是从时运,我们都看不出上天对稻盛和夫有丝毫的眷顾。但就是这个普通到近乎平庸的日本男人,成就了全日本甚至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商业奇迹。  如今,随便走进一家日本书店,你都会看到稻盛和夫的书和松下幸之助的书比肩而立。  稻盛和夫凭什么?  

5、不是智商、不是天时、不是资金、不是技术,甚至也不是当下时髦的商业模式,而是凭借他独到的“活法儿”、凭借他独到的“思维方式”、见证稻盛哲学的力量由..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凭借他独到的“人生哲学”、凭借他独到的“利他之心”。  最虚的,往往也最实。    与很多畅销传奇不同,稻盛和夫的商业奇迹不是风光一时、不是昙花一现。更准确地说,其商业奇迹的“硬气”,恰恰就在于凭借其看似与“生意经”无关甚至相悖的经营哲学。稻盛和夫的企业总能扛住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包括当下这次金融风暴),甚至反而获得更好的成长!迄今为止,他创办的两家公司,每一年都是盈利的——这恐怕是比单靠规模成为5

6、00强更有说服力的底气。  在全球遭遇百年一遇的经济低谷时,再来看看稻盛和夫,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影响众多企业家的,无疑是最恰逢其时的。  是的,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在中国已经出了很多书,包括通过《中外管理》杂志,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活法儿”、“知道”了他的“人生方程式”、“知道”了他的“六项精进”和“经营十二条”。但是,“知道”和“体验”是两回事,和“理解”更是两回事,和“潜心去做”就更是两回事。  于是,稻盛和夫在日本创办了盛和塾。    修炼人生的盛和塾    盛和塾,是稻盛和夫1983年在京都成立的一所企业经营者“自主学习会”。  当时众多日本年轻经营者参与进来

7、,就是为了共同学习和切磋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把它作为自己修炼人生的道场,以此启迪人生之路,把握作为企业家应具备的胸怀。所以最初取名“盛友塾”。随着组织的迅速扩大,到1989年更名为“盛和塾”,就是取自稻盛和夫名字中间的两个字。  如今,盛和塾的分塾已经开遍了日本各地,并延伸到了美国、巴西,当然还包括我们中国(无锡和天津),达60家,塾生5000多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盛和塾塾生经营企业的平均业绩,明显好于其他企业的平均线。而这,可和我们国内中学择优录取的所谓“试验班”完全不同,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