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试题

微生物检验试题

ID:23187267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微生物检验试题_第1页
微生物检验试题_第2页
微生物检验试题_第3页
微生物检验试题_第4页
微生物检验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生物检验试题1.下列对微生物概念表述正确的是A.仅存在于人体B.结构复杂,形体微小C.可用肉眼进行观察D.原虫不属于微生物E.卡氏肺孢子虫属于微生物2.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大肠埃希菌B新型隐球菌C肺炎衣原体D厌氧性放线菌E解脲脲原体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朊粒B.细菌C.真菌D.衣原体E.支原体4.医院感染是指A.患者在住院前三天发生的感染B.患者在住院前一天发生的感染C.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D.患者出院后一天发生的感染E.患者在住院后三天发生的感染5.下列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原则表述

2、错误的是A.确保临床标本可靠B.微生物学定性分析C.全面了解机体病原微生物D.快速准确提供信息E.加强与临床联系6.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很强抗原性的成分是A.外膜B.肽聚糖C.磷壁酸D.聚糖骨架E.五肽交联桥7.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A.粪肠球菌B.溶血葡萄球菌C.新型隐球菌D.产酸克雷伯菌E.克柔假丝酵母菌8.具有脱硫氢基作用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A.奇异变形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9.能使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过氧乙酸C.过氧化氢D.低浓度苯酚E.高浓度

3、苯酚10.监测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应选用A.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953B.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C.大肠埃希菌ATCC25922D.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E.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11.不属于口腔中常见正常菌群的是A.卡他布兰汉菌B.大肠埃希菌C.甲型和丙型链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白假丝酵母菌12.淘米水样粪便、有腥臭味,符合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重症霍乱C.病毒性腹泻D.阿米巴痢疾E.肠伤寒13.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用的试验是A.耐热DNA酶试验B.血浆凝固酶试

4、验C.甘露醇分解试验D.KIAE.MIU14.抗酸染色检查的是A.大叶性肺炎B.细菌性脑膜炎C.细菌血流感染D.结核病、麻风E.淋病15.具有嗜冷性的菌为A.奇异变形杆菌B.产酸克雷伯菌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D.黏质沙雷菌E.摩氏摩根菌16.对气单胞菌属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0~45℃生长(+)B.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0~45℃生长(-)C.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0~45℃生长(+)D.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0~45℃生长(+)E.需氧或兼性

5、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0~45℃生长(-)17.关于荚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其成分多为糖类B.对细菌的存活起一定的保护作用C.抗吞噬作用D.荚膜物质具有抗原性E.可作为细菌鉴别和分型的基础18.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被称为A.消毒B.防腐C.灭菌D.无菌E.无菌操作19.头孢他啶抗菌作用的机制是影响A.细胞壁的合成B.细胞膜的合成C.营养物质的输送D.蛋白质的合成E.核酸的复制20.关于细菌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质粒是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B.染色体突变可导致耐药C.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

6、D.耐药基因极少通过接合转移E.质粒编码的耐药通常是多重耐药21.老年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的发热入院,应优先选择A.尿培养B.痰培养C.血培养D.脑脊液培养E.骨髓培养22.下列为选择培养基的是A.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B.动力-吲哚-尿素培养基C.血琼脂平板D.葡萄糖发酵管E.SS琼脂培养基23.引起人类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多是A.肺炎链球菌A.甲型链球菌B.A群链球菌C.牛链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24.鉴定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试验是A.血浆凝固酶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B.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C.胆汁溶菌试验

7、和菊糖发酵试验D.胆汁溶菌试验和蔗糖发酵试验E.触酶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25.最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是A.菊糖发酵试验B.葡萄糖发酵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甘露醇发酵试验E.甲基红试验26.关于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叙述正确的是A.革兰阳性杆菌B.在血平板上菌株均呈β溶血C.IMViC试验为++--D.在MAC平板不生长E.不分解葡萄糖27.沙门菌属分类的依据是A.染色性B.生化反应C.抗原构造D.培养特性E.菌落特征28.沙门菌属最常引起的疾病是A.食物中毒B.败血症C.肠热症D.腹泻E.毒血症29

8、.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的病原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嗜水气单胞菌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D.嗜热脂肪芽胞杆菌E.恶臭假单胞菌30.易在血液制品中生长繁殖而导致医院输血感染的病原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荧光假单胞菌C.斯氏假单胞菌A.恶臭假单胞菌B.大肠埃希菌31.挑取痰标本中的黄色颗粒(硫磺颗粒)或不透明的着色斑点,压片染色镜检,若见中央为交织的菌丝,其末端较粗,杆形,呈放线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