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ID:23190018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_第1页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_第2页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_第3页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_第4页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略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左英林(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六分局沙湾项目部)摘要:在水利水电七程的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较大,这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混凝土施工方法、测温养护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关键词:裂缝;降温养护;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

2、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x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

3、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a·△T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10-5(1/℃)。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

4、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为尽量发挥混凝土松弛对应力的抵消作用,同时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骤然产生过大的应力,应该减慢降温速度。一般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降温速度不大于1.5℃/d。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1)仓号厚度3m仓面面积340m2;2)混凝土一次浇筑1080m3;3)采用汽车和门机入仓,

5、入仓强度为21.5m3/h;4)混凝土强度等级C25。1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由于仓号面积较大,使用平铺法浇筑难以保证上一层混凝土在下一层初凝前覆盖,因此选用台阶法浇筑,台阶法铺料厚度为30~50cm,台阶的宽度控制在3m左右。和平铺法相比,水平施工缝(老砼面)是逐步被覆盖的,接缝砂浆在老混凝土面上的摊铺速度和混凝土铺料速度同步。2混凝土振捣方法混凝土入仓后,按要求把堆积的混凝土摊平铺成规定的厚度,然后逐排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振捣时按规定时间、方法进行了;振捣器主要采用手提插入式振捣器,钢筋

6、密集的部位,采用软轴振捣器,水平止水、止浆片底部采用人工送料软轴振捣,防止止水、止浆片卷曲和底部混凝土架空。振捣作业严格按有关要求执行,不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振捣器移动距离控制有效半径的1.5倍左右,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顺序移动,依次推进,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避免漏振。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

7、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3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预先制定减缓降温速率的方案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3.1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据资料介绍,有三种计算公式,其一为理论公式:△Tmax=WcxQx(1-e-nt)x£(1)另一个为经验公式:△Tmax=Wc/10+FA/50(2

8、)当混凝土厚度超过3m时,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过大。建议把上述经验公式改为:△Tmax=WcxQx0.83/Cб+FA/50(3)公式(1)可计算各个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升,从而计算每个温度区段内产生的应力,还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