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

ID:23198014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_第1页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_第2页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_第3页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_第4页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摘要: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新闻教育已无法适应不同媒介之间相互渗透的传播实践,全媒体记者成为新闻人才培养新方向。《新闻写作》课程也面临同样挑战,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并非不同类型媒介新闻写作技巧的简单相加,而追求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转化。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写作》:跨媒体写作;团队制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的研宄者曾做过一项调查:什么类型的技能对一名记者的成功是最为重要的。调查显示,尽管存在诸如多媒体产品等技术因素,但多数

2、的受访者依然认为,好的写作水平是第一必备的技能[1]。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新闻院系学生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新闻写作能力,而是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他们才能适应一次采集、多媒体故事讲述、多媒介渠道发布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传统新闻教育显然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长期以来国内新闻教育就以媒介分类来划分专业方向,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社培养人才,广电专业则面向广电媒介。如此传统导致《新闻写作》呈现明显的媒介偏倚性,新闻学专业主要讲报纸新闻写作,广电专业主要讲广电新闻写作。如此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缺乏跨媒体新

3、闻写作能力,很难胜任全媒体记者的工作。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并非对不同类型媒介新闻写作技巧的简单相加,而力求解决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转化问题,追求媒介的融合与互补。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实现《新闻写作》教学与媒介融合实践的对接;还有利于学生胜任不同类型媒介的工作,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对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也大有裨益。一、兼顾不同媒介类型,并区分主次《新闻写作》主要讲授消息、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要求,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脱离这一传统授课主线。与传统《新闻写作》课程不同的是,

4、跨媒体新闻写作的讲授需要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兼顾不同类型媒介的新闻写作技巧。跨媒体内容的讲解可置于课程开始部分,在学生对不同媒介新闻写作异同形成一定认知后,再进入体裁写作技巧的讲解。而在体裁写作讲授中,教师可进一步穿插与体裁相应的跨媒体新闻写作技巧。先总说后分述的多层级讲授可逐渐加深学生对跨媒体新闻写作规律的理解。在兼顾不同类型媒介新闻写作技巧的同时,避免授课线索的杂乱非常重要。教师应分清主次,重点讲授报纸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学生实训也可着重围绕这两方面展开。这主要考虑到广播新闻写作与电视新闻写作有较大相似性,不

5、同在于广播无画面,只有声音;而网络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有不少共通处,只是在超链接文本写作上网络有独特性。如此安排可避免教学平均用力,以求化繁为简,触类旁通。二、厘清报纸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报纸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差异性主要源于传播符号的不同。报纸新闻写作只需考虑文字的表现力,而电视新闻写作不仅涉及解说词写作,也要对画面、同期声、字幕、音乐等传播符号统筹安排,因此电视新闻写作更是“镶嵌”的艺术。电视解说词要“为看而写”、“为听而写”,故应少描写,注重口语化表达,重视各种传播符号的分工互补。报纸与电视新闻写作不仅差异

6、鲜明,也可相互转化,如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可与报纸新闻中的“引语”对接,电视的现场画面、音响可转化为报纸的描写部分。报纸文稿要转化为电视文稿,关键要对报纸文稿内容进行分解,有的以画面表现,有的则由解说词、同期声、字幕等承担叙事功能。三、设计循序渐进的跨媒体新闻写作练习首先是改写练习,让学生把一篇报纸文稿改写为一篇电视文稿或反之。然后是跨媒体采写实践,可让学生自行选题,分别采写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在学生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不够娴熟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围绕同一内容完成不同媒介报道的相互转化。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学生围绕同

7、一选题为不同类型媒介写作能发挥各自媒介优势的报道。毕竟融合新闻的最终走向不是内容的同质化,而是多样化、差异化,譬如报纸以深度见长,广播电视突出现场感、形象性,网络则以报道速度、信息量取胜。倘若学生具备一定摄像、剪辑技术,可要求学生完成视频报道,而不仅是电视文稿。四、让学生明确专长,以团队制进一步展开实训有学者指出:“媒介融合时代表面上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2]。首家创办“融合新闻”专业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迈克•麦金教授也认为

8、,没有任何人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同样,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3]。因此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要培养的既是全才,更是专才。全媒体记者要通晓不同媒介的运作流程、传播特点及写作规律,但全盘知晓的目的不在于样样全能,而是了解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以便更好与他人分工合作。全媒体实践常用的正是团体工作制,可预知事件常由两至三人共同完成报道任务,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出镜采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