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

ID:23198276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_第1页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_第2页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_第3页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_第4页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 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文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火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侗医是侗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探索和积累治疗疾病的一门少数民族特色医学。贵州黔东南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生活环境恶劣,当地人民只能采用原始的侗医药治疗疾病,随着世世代代的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富有疗效的侗医药文化,尤以其外治法最具特色。其中的滚蛋疗法、竹火罐法最为常用,是广大侗族人与疾病斗争中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侗医药;外治法;滚蛋疗法;竹火罐法  贵州省是我国著名的多

2、民族省份,黔东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区,湿热多雨,气候条件优越,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为居住在这里的侗族等各民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他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和与病魔的作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侗医药文化,尤其是其外治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易学、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疗效可观等优点,为当地人们治疗及预防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侗医的外治法中,尤以滚蛋疗法、竹火罐法较为常用。  1滚蛋疗法  1.1策略简述  滚蛋疗法又称为履蛋疗法,是用鸡蛋在患者的身上来回的滚动以达到祛毒治病的一种治疗策略。此法多用于小儿,也可运用,主要适用于普通伤风

3、感冒、肌肉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且治疗时患者有舒适感,全无针药之苦,又能达到治病的功效。此法还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侵袭所致的感冒发热。此外,当地侗医人还采用滚热蛋和银蛋治疗发热、抽搐等,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滚银蛋可以制约病情的恶化,如乳腺癌等。  1.2治病原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毒邪内犯时可以从不同部位反应出来,其中大部分可以从皮肤上反应出来。鸡蛋是生命的前体,它在于体表皮肤接触的时候可以把体内的毒素吸附出来,并能将有关毒素的性质从蛋的颜色和质地的转变中反映出来。  1.3操作策略  滚蛋疗法一般使用生鸡蛋在患者

4、身上反复滚动,其部位主要有面颊、颈腰椎、胸腹部及其他的患部,来回的反复滚动,滚动完成后贴于肚脐上片刻,然后将其煮熟后剥开,通过观察鸡蛋上的反应(如蛋壳、蛋白、蛋膜、蛋黄等)质地和颜色的转变来诊断疾病的性质、部位、轻重。根据治疗的需要有滚生蛋、滚熟蛋、滚银蛋、滚药蛋。  1.3.1滚生蛋  取生鸡蛋一至数枚,洗干净晾干。然后用蛋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手足心等部位顺指针来回滚动,直到鸡蛋发热为止。病情较轻的滚一枚蛋即可,较重的可以滚2-3枚。  1.3.2滚熟蛋  取鸡蛋两枚,在煮熟后,用煮好的热蛋一枚,趁热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手足心

5、等部位顺时针来回滚动,根据病情来选不同的滚蛋部位,蛋冷更换直到取微汉为止。  1.3.3滚银蛋  取鸡蛋数枚,煮熟。蛋熟后剥去蛋壳,除去蛋黄,置一银器于其中(如银戒指等),趁热用手巾一块包住,在患者的身上滚动,部位和策略与滚热蛋相同。  1.3.4滚药蛋  取鸡蛋数枚,放相应的药草于锅内同煮,药草的选择要根据病情而定,如风寒感冒选生姜、艾草等,风湿病选血藤、黑骨藤等,跌打损伤选泽兰、三百棒等,消化不良选生山楂、鸡内金等,煮到蛋为褐色,取煮好的热蛋,趁热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位顺时针来回滚动,蛋冷更换,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用相应的滚蛋部位

6、。  1.4注意事项  1.4.1鸡蛋的温度要适宜,小儿皮肤较娇嫩,避开烫伤。  1.4.2在滚蛋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1.4.3在滚蛋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换热蛋,保持相应的温度。  1.4.4局部皮肤有病变的患者要慎用。  2竹火罐疗法  2.1策略简述  竹火罐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拔罐疗法的一种,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论文资料由.提供,地址.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本法在中国民间使用很久。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

7、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1]。  2.2治病原理  将罐吸附于机体的局部造成局部的负压,使局部的毒素、淤血等排出,以达到止痛、排脓、消肿等目的,且可以推动药物的吸收,减轻患者的痛苦。  2.3操作策略  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长短根据需要可有多种,但常用的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在临用前,竹罐要用温水

8、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黔东南侗族地区至今仍延续着古老的竹火罐疗法,因该地潮湿的气候很适合竹的生长,取材方便。  2.4注意事项  2.4.1拔罐部位要选用适当,应选用肌肉丰厚,毛发较少的地方,如有皱纹、松弛、疤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