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教案

《日知录》三则教案

ID:23198640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日知录》三则教案 _第1页
《日知录》三则教案 _第2页
《日知录》三则教案 _第3页
《日知录》三则教案 _第4页
《日知录》三则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知录》三则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知录》三则教案[《日知录》三则教案]《日知录》三则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日知录》三则教案。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方法:讲读法、设疑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设计由学生较为熟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导入。二、顾炎武及《日知录》的相关介绍顾炎武自题《日知录》曰:“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所谓子夏之言,

2、即《论语·子张》中子夏的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三、研习课文(一)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1、朗读、疏通文意2、分析内容(1)如果划分层次,可划分为几层?(有益之文、无益之文)(2)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教案《《日知录》三则教案》(..)。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二)第二则“著书之难”1、朗读、了解大意2、分析内容(1)作者为什么说“著书之难”?如何理解“后人”“成书太易”?(“难”是高标准严要求)(2)作者对他所列作品的态度是否一致?你从

3、何而知?(3)你认为作者提倡的著书原则是什么?可以用文中语句回答。(4)小结: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三)第三则“文人之多”1、朗读、疏通文意2、分析内容(1)研读“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并体会其情感。(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2)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作

4、态度)(四)总结:课文节选的《日知录》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集中体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日知录》三则(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之文(正面立论)(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无益之文(反面申述)第二则“著书之难”“后人”“成书太易”(著书贵在独创)著书原则第三则“文人之多”假“文人”多,真“文人”少(思想观念出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忧虑(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日知录》三则教案2  第2篇《日月明》教学反思  〖预览〗一、教学优点1.运用了

5、多样的识字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课堂上,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合作探讨学习方式,并通过一些“小老师领读、闯关游戏、借助图片猜字”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形成人人都想要参加的局面。2.结合识字和课文。本课的主要重点就是识字,但生字和文章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把生字和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把儿歌引导出来,最后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学生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读得顺、记得牢。二、不足的地方1.卡片的利用不够充分,孩子初步认识时拼的不太好,可是在学完这课后,还有一些时间,可是让孩子们再重复拼一拼,效果会更好,整个课堂也会更完整一些。2.在课堂的结尾有拓展的内容可以让孩

6、子把这些内容再加到课文中,或让孩子自己发现字形的变化,孩子的兴趣会更高。三、改进的措施以后会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也会不断地探索,争取上出一堂更完美的课。……《日知录》三则教案3  第3篇《日月明》  〖预览〗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说会意字的特点、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但是

7、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自己在语言上还不够吸引孩子,上课气氛还不够浓厚,还有一两个同学在课堂上不够专心听讲,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课堂上多磨练,我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日知录》三则教案4  第4篇《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预览〗快乐认读,集中识字—《日月水火》教学反思《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第四课。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