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ID:23209860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_第1页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_第2页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_第3页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_第4页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习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三结合,更新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搭建完整的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由优秀站.zglail:zhc412328163.。  2013年6月22~23日,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以推动学术交流、鼓励学科交叉、激励协同创新为宗旨,以“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

2、战与机遇”为主题,为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教师搭建了“探索前沿、启迪智慧和推动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多家杂志媒体协办。本届论坛与会代表150余人,其中以博士生为主的研究生90人、青年教师20人、专家学者30人,并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的4名华人教授。本届论坛中,参会学校及单位41所,分别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一、特邀专家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作了《“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

3、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报告围绕课题提出、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创新平台、培养模式、成果效果、成果论文、智慧校园等八个方面展开。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面对的新理由和华南师范大学本身的特色,徐福荫教授提出了院校、院所、院政、院地、院企的协同培养和国际交流协作的创新平台,需要“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培养”三结合,更新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搭建完整的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由优秀站.zgl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的报告。黄荣怀教授以在线教育方式的发展为主线,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在线教

4、育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和挑战,指出资源建设过程中关键的理由是:数字资源能不能共享,以及如何实现共享的理由。在MOOC推广过程中可共享性的分析中,黄荣怀教授主要提到四个方面,资源要实现可共享应具有独特性(优势学科、稀缺资源)、可迁移性(易封装、易传递、易使用、易服务)、专业性(专业的设计、专业的制作)、必需性(需求量大、“山寨”成本高)。相对于传统学习作为精加工型的学习,信息化学习是知识贯通型学习,MOOC要求学习者重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识精加工的学习向信息化的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转变。对于MOOC研究,黄荣怀教

5、授倡议可以从适用范围、教学法原则、运转机制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影响等方面开展。最后黄荣怀教授总结到:1.当前大学教育正处在课程体系重构、学与教方式变革和教育供给方式转型的阶段;2.教学方式改革必须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学习方式与内容匹配,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匹配;3.新型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资源的多形态、学习终端的可选择、学习者差异管理和学习者体验;4.发展MOOC是重构学习方式的典型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作了关于《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报告,报告包括智慧教育概念探源、智慧学习

6、环境构成、智慧学习应用发展和智慧教育的新挑战等内容。祝教授总结了现今智慧教育的几种起源,通过“钱学森之问——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提出信息化助力打开信息化教育之门,并通过与“愚蠢教育”的对比,指出智慧教育是通过智能化技术(灵巧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使学生获得适量的个性化学习服务,从而培养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人才。祝智庭提出智慧教育的图式为:以智慧教育为理念,通过智慧计算和智慧教学营造智慧学习空间和智慧学习生态,最终实现智慧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祝智庭教授通过基于标准电子课本的案例探讨

7、了智慧教育的优点和价值,向大家展示了融合信息化教学形态的“两大策略”(基于目标教学+资源型自导教学、适应性评测+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策略)与“四大形态”(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个人兴趣拓展学习、X众社会生成性学习)。  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先生作了关于《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角色和使命》的报告。南先生指出,在身份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成为教育战线的“二炮”战士,教育改革战线的尖兵;在职能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生产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南先生认为一个合格

8、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技术。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早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