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

ID:23213331

大小:9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_第1页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_第2页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_第3页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_第4页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岗位设置和申报目录指南为了加强对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使本市高校了解本计划支持重点范围、依据和立项原则等要求,特制定《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岗位设置和申报目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供各高校在申报岗位设置和遴选人选时按照执行。一、确定重点支持领域的依据和原则(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

2、9〕25号)提出,要着力引进金融、航运等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校要主动加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重点支持金融和航运类学科专业建设和相关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提高金融类、航运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国际化水平。完善金融和航运类人才评价标准,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8—(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6号)确定,本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将聚焦9大重点领域,2012年,在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这四大领域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软件

3、和信息服务业五大领域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要构筑更加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与国际大都市和建设“两个中心”相适应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高集聚度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适应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需要,是加快上海城市功能和产业转型的迫切要求。(三)《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海洋等战略必争领域赢得主动权,力争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和

4、前沿技术的结合点上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系统和产品。(四)坚持“扶需、扶特、扶强”、“分类指导、人岗匹配、最合适才是最好”、“先设岗,后选人”三大原则,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紧贴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上海高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相配套,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对各类学校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根据岗位设置有关规定,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8—根据上述依据和原则,积极鼓励本市高校引进“四个中心”建设中相关的九大领域所涉及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在设置和聘任“东方学者”岗位时,予以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

5、。具体学科领域参照本《指南》附件。二、加强一流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为加强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上海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沿专业核心课程,推动高校全英语教学,我委将根据分类指导原则,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逐步丰富和实现多样化引进和遴选东方学者,并依据人才的特点设岗和遴选。将东方学者进一步细化为“教学科研兼顾型”、“教学型”和“研究型”。其中“教学科研兼顾型”是一流大学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因此东方学者岗位要从海外聘任研究水平一流、学术视野开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首要职责是人才培养(学生和学术梯队培养),每年应承担本学科核心课程的教

6、学与建设,同时结合国家、上海和学校学科建设的要求主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研究型”和“教学型”的东方学者则起到发挥凸显特色和拾遗补缺的作用,“研究型”的东方学者主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适当担任一般的教学工作;“教学型”—8—的东方学者主要是那些已经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出色成绩,目前致力于国际化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人员。三种类型的东方学者承担不同的岗位职责、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以推动本市高校与当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管理制度接轨,充分发挥好各类海外引进人才不同作用。—8—2010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岗位设置和申报目录指南相关建设内容目标和任务一级学科二

7、级学科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水平差距、对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个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集聚创新资源,突出技术进步,攻克关键瓶颈,夯实产业基础,完善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体的发展团队。0707海洋科学070703海洋生物学0710生物学071004水生生物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