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ID:23214591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_第1页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_第2页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_第3页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_第4页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新课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转换“教”与“学”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的做法是:  首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寻根究底,深入思考,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提高能力。我在讲授每课新内容时,很注意

2、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和三维目标、重难点方面等科学的设疑。鼓励学生提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师生互动深入地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浮躁和浮光掠影。在设疑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所提的问题要有梯度,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是:“我国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有哪些?有哪些失败之处?”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问题,又一个学生提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我马上鼓励

3、:“这个问题提的好,比刚才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接着让学生再提问题,又一个学生提出:“给中国经济分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规律性的认识?”到此,我则进一步向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学习这些历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现实意义?”我让学生提问题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热烈,整个课堂显得既热烈,又和谐。  其次,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

4、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然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辩论式,让学生在辩论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及大脑反应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里,在讲到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节内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关于战争经过的视频短片和关于战争结果的表格、数据等资料。在解释了什么叫战略、战术后,我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学思之窗”的问题进行思考:“有人

5、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是否赞同?”学生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我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让他们辩论,用史实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思路逐渐清晰,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后由我对正反方的辩论进行评价和总结。二是表演式;如在学习二战中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入侵苏联,从而导致苏德战争爆发时,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位同学通过语言、表情以及恰到好处的手势比较准确地刻画了希特勒的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和斯大林的震惊愤怒、凛然不惧的形象。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学生了解了德国入侵苏联

6、的原因、目的、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困境等。在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分别扮演农奴、军官、资本家、沙皇,要求他们能描述或表演出自己在农奴制改革前的生活状况。通过他们的表演,大家意识到:俄国已经危机重重,社会矛盾已经全面激化了,各阶级阶层都强烈希望改革,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白月桥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指出:“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有形式思维和辨证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以时间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介逐步认识客观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结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

7、”简单来说,历史思维是实现由历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高度,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并发现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因此,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历史”,更有助于学生“会学历史”。还所谓“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呢?我首先注重帮助学生架构历史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系统化的基础上显示本节在本章,在整体中的地位,注意历史前后的纵横联系。在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架构,在互相提意见后,再次修改,最后我拿出自己的方案,师生共同比较差别或分歧,并分析原因。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