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ID:23218222

大小:10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5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42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防雷、静电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x公司所属各xxx、xx的建筑物、工业装置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3、引用标准3.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3.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3.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T12158、3.4《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HG/T230034、防雷、静电安全管理4.1新、改、扩建项目建筑物、工业装置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必须报气象局审批,投入使用前申请进行防雷、防

2、静电设施施工安装完成情况检查,并通过防雷、防静电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4.2建筑物、工业装置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维护管理由各车间负责。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检测由电仪车间负责。4.3各车间生产装置区、生活区的防雷、防静电装置应建立技术档案,在防雷、防静电接地引下线处设置集团公司统一的明显标识编号。4.4安全管理部门是防雷、防静管理责任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车间(分厂)负责日常检查维护管理。4.5电仪车间负责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测,出具测试报告,对检测不合格,存在隐患防雷、防静设施发出整改通知,各车间负

3、责整改。4.6防雷、防静设施档案的式样及内容要求由电仪车间提供,各车间负责完成。完成后必须转一份到电仪车间以便每年的检测。4.7防雷、防静电接地的标识、编号由各车间完成。4.8一般民用建筑、工业装置(厂房)每年春季进行一次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测,重大危险源、石油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品仓库、高大建筑、总变电站等每年进行二次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测。4.9电仪车间防雷设施接地检测合格后,申请当地气象部门对重点防雷设施进行接地检测,并出具检测合格证。4.10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进行防腐处理,用黄、绿色油漆以间隔为

4、100㎜相间进行标识,制作直径150㎜的圆形,白色底,黑色字图形上面编号,设置在接地点的建构筑物体上距离地面1.2m处。编号按行政单位统一编制,公司名称、车间(分厂)名称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组合排列,加上序列数----×××。例如:沾化分公司造气车间-------ZH-ZC-001图例:XX——XX——XXX5、防雷安全技术5.1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及其它建、构筑物应设置防止直接雷击的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5.2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或尘粉的放空管、风管等,在管顶或其附近位置装设避雷针,针尖应高出

5、管顶不小于3米,其保护范围宜高出管顶不小于2米。5.3为防止雷电感应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车间内的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电缆外皮等较大的金属构件应作良好接地,并与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5.4可燃、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封闭式金属贮罐,当顶部罐壁钢板厚度大于4毫米时,可不设接闪器,但罐体必须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小于两处,间距不大于30米,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5.5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油罐,可燃气体贮罐及工艺装置,若其容积较大或较重要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

6、,独立避雷针与放空管,呼吸阀等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5米,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边缘高出放空管,呼吸阀最远端应不小于2米,针尖高出放空管,呼吸阀顶端应不小于3米,考虑防静电感应和防雷电感应的要求,贮罐仍应按接地点不少于2处,间距不大于30米,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的要求进行良好接地。5.6避雷针与5000立方米以上贮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米,针尖高出呼吸阀也应不小于5米。5.7输送可燃,易燃液体及可燃气体,可燃性固体的架空管道,每隔20-25米应接地一次,接地电阻不超过30欧,埋在地下金属管线,不需进行专门接地

7、。5.8凡贮存闪点45℃以下易燃液体贮罐应做到:5.8.1贮罐的呼吸阀及热工测量装置应进行重复接地,即与贮罐的接地体用金属线相连。5.8.2呼吸阀应是防火呼吸阀,有完好的阻火层,每年定期检查二次,及时清洗,更换被腐蚀损坏的铜网,确保其防火性能良好。   5.8.3罐顶检测孔,只允许检测时打开,平时要确保检测孔封盖严密。   5.8.4雷雨时严禁员工上罐顶作业,雷雨时禁止进行收、付油类工作。   5.9除甲类生产厂房和甲类库房外,如为金属面的建(构)筑物,可利用其物面作为接闪器。   5.10接闪器应镀锌或采用

8、其它防腐措施。   5.11避雷保护装置的引下线应在建(构)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的线路接地,一个建筑物的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建(构)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可作为引下线,但其所有部件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5.12为了使防雷装置具有可靠的保护效果,必须建立必要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制度。   5.12.1每年应在雷雨季节之前做定期检查,如遇特殊情况时,还应进行临时性检查。   5.12.2检查是否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