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

ID:23240210

大小:109.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05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_第1页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_第2页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_第3页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_第4页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论文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油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发局、科技局领导提出了调剖堵水是三次采油不可愈越的一步,并强调要加大力度,使油田调剖、堵水技术发展成配套技术和形成以油田区块为整体的调剖堵水技术。  国内的调剖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①探索研究阶段(50年代-60年代)②机械堵水为主的阶段(70年代-80年代初)③化学堵水、调剖大发展阶段(80-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研究摘要  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油层的非均质

2、性和油水粘度的差别,注入水会沿高渗透层及高渗透区不均匀得推进,在纵向上形成单向突进,在横向上形成舌进,造成注入水提前突破前缘,致使中低渗透层波及程度低;而且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形成特高渗层,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影响了水驱的开发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取调剖堵水的技术来改善吸水剖面。靖边油田二界梁-管道渠油区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注入水单方向突进,暴性水淹,造成开发效果变差,直接影响到油田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二界梁-管道渠油区的油藏特征、开发特征、储层特征等,选

3、择了合适的调剖剂,对注水井的调剖进行设计。调剖作业实施后,延九油藏的含水率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产量有明显改变,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关键词:靖边油田;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目录1引言31.1调剖意义和目的31.2国内外现状31.2.1国内注水井调剖技术31.2.2国外注水井调剖技术42地质概况分析62.1靖边油田的基本概况62.1.1地理位置和构造特征62.1.2地层简况72.1.3油藏特点和流体性质92.1.4开发中现在面临的问题102.2中部油区二界梁-管道渠油藏概况102.2.1中部油区二界梁-管道渠油藏注采特点113调剖地质设计14

4、3.1聚合物调剖143.1.1调剖剂的选择143.1.2深部复合调剖的基本原理163.2调剖机理介绍163.2.1调剖技术和调驱技术的差异173.2.2驱油机理184效益评价及存在的问题194.1产后效果194.1.1二界梁-管道渠历史概况194.1.2井组42601-02调剖前后产量对比194.2注水井调剖堵水的效果评价方法234.3注水井调剖效果计算244.4调剖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244.5存在问题264.5.1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64.5.2聚合物的注入对地层的影响265结论及建议27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

5、篇关于靖边油田注水井调剖技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油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张家滩页岩(K1)"为区域对比标志,该标志层厚20m~30m,分布稳定,具有三高一低(高电阻、高伽玛、高声速时差、低感应)特点,易于识别。结合沉积旋回、地层厚度、电性特征等,将长6细分为长61和长62,长61地层厚40m~50m,上部以沼泽相泥岩、碳质泥岩为主,下部以河流相砂岩为主,分布较稳定,砂岩较致密,但含油性较好,为长6主要含油层;长2埋藏较深,一般超过1100米左右,地层以顶部发育的凝灰质泥岩(K9)为主要对比标志,电性上表现为"高时差

6、、高自然伽玛、大井径、低电阻率"的特征。结合沉积旋回将长2细分为长11、长22,其中长21为主要含油层。延安组地层是一套河流~沼泽相的含煤系沉积,顶底界均以假整合与上覆下伏地层接触。地层对比以稳定发育的B1(延6顶)、B2(延8顶)、B3(延10顶)煤层为标志,结合沉积旋回、组合特征,将延安组自上而下分为延4+5、延6、延7、延8、延9、延10等6个油层组。  延安组沉积后,盆地遭受了短时期的剥蚀,使延3以上地层缺失。延长组为典型的下粗上细型河流相砂泥岩互层沉积,沉积厚度250m~280m,呈正旋回,岩性组构造形态与延安组基本一致,具有

7、明显继承性。      表2.1靖边油田中生界地层划分简表地层时代地层厚度(m)岩性特征备注界系统组层中统直罗250-280 中细粒长石质石英砂岩与泥岩互层,为典型的下粗上细型河流相砂泥岩互层沉积,沉积厚度250m~280m,呈正旋回。工业产层 侏  延安组延4+525-70 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泥岩夹杂的互层,产大量植物化石和介形虫,蚌鳃、腹足类化石,延8、延9、延10为主要产层。中 下 延640-50   延71-20罗  延820-40  延915-40主要工业产层 系统 延1010-200厚层块状含砾中-粗砂岩富县0-250生  

8、 延 长 组长10-90 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中厚层细中粒长石砂岩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与灰色、灰绿色粉砂岩互层,下部发育一套油页岩,泥岩夹薄层凝灰岩。 三 上长2130-175 长390-120工业产层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