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ID:23243533

大小:8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1页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2页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3页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4页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一)青铜冶炼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2.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商周时代青铜铸造技艺已臻于成熟,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二)钢铁冶炼1.技术成就  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1)春秋时期的钢是块炼钢。(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灌钢法的出现,

2、提高了钢的质量,产量大增,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钢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燃料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用木炭做燃料。(2)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北宋时用煤治铁已经相当普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治铁,明朝流行开来。二、衣被天下(一)丝织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3.唐代:出现缂丝技术,以本色

3、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二)棉纺织业的发展1.成果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线。 2.影响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三、从烧陶到制瓷(一)制陶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成就。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纹

4、饰缤纷的彩陶,薄如蛋壳、黑亮如漆的黑陶,熠熠生辉的白陶等。(二)制瓷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1.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  (1)东汉晚期:我国已经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瓷器,胎坚质细,釉色光亮,胎和釉结合牢固。(2)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实现了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质的硬度、釉色的纯度都远胜前代。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4)宋代以后,瓷器生产水平继续提高。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元代承

5、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2.瓷器的外传及影响至迟从唐代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一)家庭手工业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建立在小农经营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农民通常以耕田为主,兼营副业。不但地主田庄“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小农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防碍了市场发育。家庭手工业不能

6、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二)官营手工业1.地位: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朝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2.经营管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3.优势: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

7、且是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4.缺陷: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三)私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国家的“四民”。(2)此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