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ID:23261807

大小:6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1页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2页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3页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4页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现代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浙江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5摘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非要关键。木文着重探讨了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线型设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旨在保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能提供给人们安全的生活、出行环境。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设计;路基路面;线形设计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1.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根据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现代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裂缝控制关键是要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

2、,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1.2控制基层平整度现代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无

3、论是在设计或者施工上都必须重视其质量,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

4、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2.1地面排水市政道路常用的地面排水实施有多种形式,但对于道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2.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应用于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

5、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庙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2.3地下排水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吋多采用有滲水管的滲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奋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

6、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三、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问题分析在市政道路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地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其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

7、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一条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2.1市政道路设计基本原则解读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道路总体规划道路网布置;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ii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等;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U,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平面线形设计应少占耕地,少与水系、交通、电力、通讯网交错尽量避免穿过居民区

8、;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地平顺,一般采用较长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转向处偏角要少且线形要平顺;平面线形需分期进行吋,应该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2.2在道路转弯处偏角的设计分析此处特指道路上偏角≤7°的情形。道路出现小偏角吋,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实际上,小偏角是设计中平面定线最常采用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