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

ID:23261820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6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_第1页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_第2页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_第3页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_第4页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藤县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对广西藤县图书馆搜集的当代家谱进行分析,认为此类文献内容丰富、翔实,重视文化传承,并在体例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但其中个别资料错讹、失实、脱节,唯心观念严重,在运用中应进行核查和适当取舍。  图书馆界(LibraryWorld)2013年第4期(No.4,2013)何锦奋:浅析当代家谱的社会文化作用——以广西藤县当代家谱为例[关键词]藤县;地方文献;当代家谱;分析  1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

2、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近三十年来的文化复兴,又使延绵多年的谱牍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当代家谱中,以族群为主线的姓氏文化隐含了大量诸如历史、传说、乡俗、传统医药等文化要素,对更真实、更深刻地研究村落文化、地域社会发展、姓氏群体遗传学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就广西藤县图书馆搜集的40多种当代家谱做以下浅析,供参考。  2藤县当代家谱类历史文献的特点  2.1文献丰富、翔实,扩展了传统家谱的内涵  当代家谱,是村落社会研究的重要载体。它不仅继承了旧式家谱中的基本内涵,还记载了更多现(当)代社会状况等内容,更全面地反映以姓

3、氏为主体的某个地区社会目前状况。如藤县黄一本堂宗亲会编印的《黄一本堂宗谱》等谱牍文献,不仅以历史纪年式将黄姓源流、迁徙过程和本地区黄姓的繁衍、再迁徙情况交代得一清二楚,还以现居住地的市、县、镇等辖区为主线,将黄姓族人基本情况逐一罗列,并把一些具有多种说法和尚未定论的史料也如实记录于谱中,不以一家之言或主观武断地作出最后结论,使后人从中获得更多的客观信息和线索。[1]  在藤县的当代谱牍中,许多文献不局限于传统的世系和家族史,更着重对姓氏及先祖历史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研究。如《藤县莫氏族谱》,不仅在其“溯源篇”中全面地叙述了莫姓宗源、郡望、迁徙分布及藤县莫姓由来情况

4、,还专页绘制了“入藤莫族迁徙示意图”,并以1300多页、187多万字的篇幅在“蕃衍篇”中把藤县莫族30多个支系情况加以详细记录,可谓移民史研究的一个典型窗口。其“文化篇”“英贤篇”“寄语”和“编外资料”等也分别以远略近详为原则,把莫族的文化经济发展情况贯穿其中,如实记录,扩展族谱内涵,[2]31—35使族谱成为教育、激励族人奋进向上的蓝本。可见,家谱不仅承载着族人对家的眷眷浓情,更担负着家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大任。  2.2注重文化传承  纵观藤县的当代家谱,不少家族文化在其中得到了有效展现。桂东南苏氏族谱编委会的《苏氏族谱》,辑录了原《古藤苏氏族谱》的“藤城原端公

5、宗支西田公支书田十例族议”一文。内容为:雍正九年间,其先祖西田公为子孙后代着想,力排众议,在弥留之际以415两银,购田3石,创立书田,以租谷之资专供族人读书之用。还规定不能因族中有人受饥饿而占用,以使族中书香不绝,人才辈出。该谱还将此族议记录在族规族约上,让后人遵守,文中规定:日后读书人有成就时,要根据其官职大小来捐俸,以扩大书田,光大前志。其中明注:“鼎甲者不论文武俱各收租五年……游泮(外出读书)者俱各收租一年……仕后,官一品者捐俸银一千二百两……官七品者捐俸银一百两……”[3]741—742此文献让人受启发的是:300年前的苏氏族人,就能高瞻远地制订切实可行

6、的措施,鼓励读书育人和再反哺育人读书,其崇文兴族的壮举,可谓兴邦强国之源泉。  藤(县)岑(溪)联编的《霍氏宗谱》,不仅将其家族中两位清朝举人的朱卷如实登录在谱中,还聘请专家学者将朱卷和明、清时期霍氏代表人物的著作翻译为现代文,让后人从中了解古代科举和族人当时的文化教育情况。[4]601—610  《黄一本堂宗谱》则在其“黄一本堂子孙著作目录选”中,把清末到当代族人的重要著述编目辑录下来,[1]539不仅让人们了解藤县黄氏族人的文化状况,还起到了良好的文化传承作用。  《藤县廖氏族谱》等在谱中设置“论著与科研成果”章节,让族人为此自豪。[5]373  《中华丘氏

7、大宗谱·广西藤县分谱》的“藤县兴教育贤基金会章程、捐资、办学”章节[6]489,体现出丘氏族人为培植后代的良苦用心;而《杨氏族谱》则将杨姓历史文化、杨氏文物古迹、藤县杨氏先贤等文献逐一展现于谱中[7]4—30,尤其是以传扬东汉廉吏杨震为代表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一古代廉政典范为内容的族谱资料,为纪检监察部门在藤县象棋镇道家村的福隆庄(杨氏祠堂)建立起市、县级廉政教育基地,提供了极有力的历史文献支持。  2.3稀见文献丰富  稀见文献的出现,弥补了原有历史文献中的缺失,并为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覃氏藤新·沙子塘角村世系族谱》在“社

8、会风俗”中,把清乾隆五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