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ID:2326685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3页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4页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领域,但不是所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都能取得预期效果。文章从分层教学策略、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融洽团结的小组合作关系等方面,论述了作者多年开展初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的成功心得,为进一步推动该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两自三互”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进入了音乐教学领域,成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该模式充分运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把握住了孩子们思想和言行易受同伴影响,乐于与同伴共同进退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引

2、领下,共同研讨,协作交流,共同参与音乐,让团结协作精神深入孩子们的心中。①如果应用得当,可以让音乐课堂生机勃勃。  但并不是只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就曾见过不少简单运用小组教学模式而失败的例子。其实,要达到预期目的,我们还需根据情况,灵活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总结出了两点主要心得,供大家商榷。  一、分层教学促进共同进步6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小组群体,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分别做出教学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更大的进步。分层教学的分组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并不矛盾,相反,两者结合可以相辅相成,所以,笔者把分

3、层教学策略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具体如下:  (一)组间分层  组间分层是小组之间分层,小组内部不分层,即组内同质、组间异质。这样组合主要有两个好处:其一,消除了组内成员因成绩和能力的较大差异而在心理上形成差距隔阂,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平等、融洽的合作关系;其二,避免了个别优秀的孩子(以下简称为学优孩子)有时候过于自负,往往在组内扮演主角,其他同伴成了听众,不需独立思考而直接从“主角”中得到信息。  组间分层的组合方式可以采用让孩子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的方法,教师只需根据情况做微调即可。这又有两个好处:其一,孩子们会和班上好友相互组合,以友谊为基础,合作过程更愉快更融洽,

4、更能激发孩子们参与合作的热情;其二,初中的孩子大多倾向于与自己水平相近的同伴交往,所以,层次相近的孩子自然会走到一起,组间分层组合自然形成,避免了因教师刻意划分而挫伤学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可能有人会担心,让学习水平相近的孩子合作,若是“强强组合”当然能相互促进,可若是“弱弱组合”就可能谁也帮不了谁了。笔者也曾这样担心过,但有一次教学经历消除了笔者的担心。记得有一回,笔者教孩子们学习三连音,重复解说和示范了很多遍,直到下课,还有几个孩子没掌握好,不是读成“前八后十六”组合就是读成“前十六后八”6组合。笔者不希望他们就此掉队,所以下课后找来班里表现出色的学习委员现身说法,辅导他们。可越辅导,他

5、们反而越糊涂。正在笔者一筹莫展时,平时经常上课开小差的一个学生过来自告奋勇教这几个“笨小孩”。笔者于是把这项艰苦的任务交给了他。不一会儿工夫,大伙儿都掌握好了。原来,他的教法很特殊,就是教大家“左右左、右左右”原地小踏步,平均速度的踏步节奏掌握好了,孩子们每踏三下念一拍,轻松读出了一连串的三连音。  事后反思,笔者一直是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指导孩子用“打节拍控制读节奏”的方法来读三连音,学习委员辅导也是如此,而这位学生却反过来用生活中感受到的具体节奏去组合成三连音。音乐理论上的各种节奏组合不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吗?这种“特殊”教法令笔者叹服。  原来,在思维方式和思维速度方面,学优孩子因认

6、真听课而比较接近教师,而学困孩子则由于各种原因跟教师不同步,自然也与学优孩子不同步。②所以教师和学习委员都没能辅导好那些学困孩子。他们只是在思维方式上有异于教师,只要多加关注和科学引导,他们之间的合作是会带给我们惊喜的。  (二)任务分层自由选择6  笔者把每次的学习任务都明确设计成难度分别是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应得分为100分、90分和80分,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只要完成任务,即可为小组赢得相应的分数,表现出色则酌情加分,没完成任务,不得分。学优孩子希望得到高分,会自信地选择高难度任务,学困孩子为保证能完成任务,一般会保守地选择低难度任务,这样最少可得80分,在初中孩子眼里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

7、绩了。对处于中间层次的孩子,教师就要大力鼓励,让他们选择稍高于或符合自己能力的任务,争取拿到更高分。如此一来,任务分层自然完成,既促进了各层次孩子的进步,又再次避免了由于教师的明确指派,而伤了敏感的学困孩子的心。  (三)指导分层共同进步  教学指导分层是指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要做出不同的学习指导,这是基于小组分层、任务分层而采取的策略。任务安排下去后教师并没闲着,对思维活跃、点子多的学优小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