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

ID:2326869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_第1页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_第2页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_第3页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_第4页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话教学中设计真实语用活动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话教学――解决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新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而对话教学是转变传统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对话教学;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59-001  一、对话教学法的含义  马丁布贝尔说:“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克林伯格说过:“教学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可

2、见,对话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而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法就是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5  对话教学法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是在课堂上教学,是单方面的讲授,是一元的和排他的,教师的讲授在课堂上具有权威性和垄断性,不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们只需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而对话教学法是在任课教师的主导下,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讲授中来,从而丰富教学形式,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摄取知识,顺应了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形势。  二、对话

3、教学的形式  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学生与自我的对话等。  1.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它“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的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互相承领”。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受益,学生在被教育的

4、同时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主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而最重要的对话方式就是问答。“问答式”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对话方式。但是师生对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一问一答式的语言交流,心灵和精神的沟通才是师生对话的根本。只有交流没有沟通,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指教学中学生之间就某一共同话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这一形式曾长期作为师生对话的补充形式而被边缘化,甚至在实践中可有可无。有学者研究指出:“5反观教学实践,我们目前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和学生之

5、间的互动始终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甚至不少人还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或破坏力量。”随着新课改的蓬勃发展和对话理念的确立,生生对话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被作为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而被开发利用。  生生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在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由于年龄心理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性,因此在探究中容易产生心理安全感,这是他们在群体中能自由言说和相互倾听,敢于充分地表达和展现自我。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谊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学生对于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生生对话以

6、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在小组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共同提高,充满温情、友爱互助和竞赛。生生对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谈论式。生生之间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交流互补。②问答式。这种形式主要为一些稍微复杂的理论问题而设置,在问答中注意相互启发,相互补充。③辩论式。这种形式一般只适用于有争议的问题。生生对话必须防止对话流于形式,它必须贯穿着对话的理念和精神,注意各种观点之间的交锋和共生。  3.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师本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视野的融合过程,教师理解文本的过程,并非消极接受文本思想的过程,而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视野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

7、新思想的过程。这充分表明师生对话具有开放性和建设性。5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有学者指出:“对话并不是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本身解释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生本对话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构建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文本与学生之间不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一种感受、理解、欣赏与体验的关系。  4.师生的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通常指“我”与过去的“我”,现实的“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