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ID:2328068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_第1页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_第2页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_第3页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_第4页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改革2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市场上的商品堆积如山,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2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而且百姓确实比过去富裕多了,银行里的存款比20年前增加了20多倍(扣除物价指数之后)。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恐怕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享受到彩电、计算机、飞机、录音机、录像机、的确良衬衫、彩色照片、日光灯等等新奇发明,这在50年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回顾20年前国民经济衰败到了崩溃的边缘。是什么促使了这个伟大的变革?简单地说,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2、绝大多数人都承认市场制度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但也为市场制度中利欲薰心、人情淡薄感到担忧。因为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还有生活的安定、人身和财产的保障以及健康、友谊、和谐、创造和求知。这些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从本质上看,都是非物质的,或曰精神的,它们并不能用钱去买。于是人们产生了对市场经济的怀疑。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景有一种忧虑。确实,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就是建立在一个“私”字的基础上。而我们今天看到的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似乎也是一个“私”字。这样看来,或者大家放弃“私”心,回复到物质享受医乏的状态去;或者我们容忍私心,继续追求物质享受,同时

3、忍受道德沦丧的不幸。但依我之见,前景并非如此暗淡。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做到物质上丰富、精神上同样丰富的理想境界。私,原是人的本性。人类如果无私,不要说违背人的本性,而且无私的动物根本不可能存在。寻求食物,追求异性都出于私的本能。更不要说,动物之进化为人类,也建立在动物的自我保护及对自我生存的追求。所以说,私心运用得当,是完全必要的。市场经济中追求自身利益是完全顺乎自然的,而且自利是市场经济中最最主要的推动力。上面提到的飞机、彩电、计算机等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也是受利益所驱动,而不是出于追求什么崇高理想的结果。过去我们一度以为人去了私心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这个信念曾被我国从上到下的绝

4、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全国人民甘愿牺牲个人的权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可是努力几十年的结果反而距离我们的理想越来越远,吃不上,穿不上,经济面临崩溃。倒是容许私心的市场经济挽救了中国。可见私心是不可以放弃的。然而从历史看,人类社会中一切罪恶又都是私心造成的。所以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哲学家把道德和私心对立起来,以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无私。去掉了私心,社会便没有了冲突,人与人得以平安相处。确实,这一信念不但过去被大家接受,甚至在今天,也还是阻碍大家彻底接受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意识形态上的障碍。那以,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以前造成种种罪恶的私心,到了市场经济中变成了创造物质财富

5、的巨大推动力呢?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不仅承认自己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尤其要承认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因此追求自身利益的界限是他人的自身利益。这种原则的基础是人与人在地位和权利上的平等。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所有的社会组织形态,人与人在地位和权利上从来没有平等过。古代氏族社会中有巫师和族长,在奴隶制社会中有奴隶与奴隶主,以后有地主和佃农,有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不同的阶级享受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表现为人身自由和财产所有权受保护的程度不同。时至今天这种差别仍旧存在着。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和一个山区农民在人身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上得到的保障是不同的。在一个等级森

6、严的社会中,有权有势的人想要获得物质享受,最方便的办法不是自己去创造财富,而是去剥夺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所以人们争当有权有势的人,而不是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迫于生活,不得不劳苦耕作。但他们的劳动果实随时随地可以被官府或有权势的人用或明或暗的手段侵蚀。那时人类社会的历史基本上是统治者压迫劳苦大众和劳苦大众群起反抗的故事。穷人革富人的命,成功之后少数穷人成了富人,他们学习被他们革命推翻了的权势阶级,再去欺侮剥削穷人,然后再被别人革命,这就是历史的基调。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侵略,剥夺,奴役和殖民,以及殖民地民众反抗斗争的故事。总之,为了一个利字,纷争不断。

7、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时间精力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人与人争斗的非生产性活动中。一旦战乱蜂起,几十年苦心经营的生产手段,夷为平地。绝大多数的年代里,人们颠沛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有几年太平盛世,是历史上罕见的盛事。在这种不断动乱的背景下,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完全是痴心忘想。欧洲从公元四世纪以后有政教分离的政治结构,在权力被分享被制衡所形成的空隙中人本主义有了生长的机会。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宗教改革,人本主义的思想开始产生影响并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单独的一个人,只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