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ID:23281672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6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_第1页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_第2页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_第3页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_第4页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福建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立意命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感悟能力,引导考生进行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思考,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作文的关键在于要透过生活中的“现象”,悟出生活中的“本质”。  这种作文的命题形式,当下有人称之为新材料话题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命题形式。这种形式在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中出现过。它给定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吸取了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

2、优点,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较好地体现限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写作的关键点是“读透”、“揣摩”、“想深”,不能就事论事,即要读懂材料中隐含的意思,揣摩话题的题外之意,深挖内涵,正确揭示寓意,所谓“涉深水者见蛟龙,涉浅水者见鱼虾”就是这个道理。  此次作文因其给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所以佳作也不少,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文采。  为中华文化造像  近年来高考优秀作文有一种趋势:考生们热衷于向中华文化取材、为中华文化造像。由于国学热的掀起,中学语文教学加大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教学力度,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学生痴迷不

3、已。于是一旦提笔为文,他们迷醉的中华文化的外部形态,如词章、典故、意象、意境便奔赴笔端,以此作为作文的常见素材,不管高考命题千变万化,这种素材总是得心应手,以其所作加以现代转化,使笔下的人、事、物在古典的语境中拓展现代情怀,深深地倾吐出一种对历史的追慕。  如:《品江南》一文,以江南、霏霏烟雨,雅气的宛君、皎洁的月光、《二泉映月》、恬静的水乡等意象勾画出一幅水墨画。江南的味道,氤氲弥漫,让人进入了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追溯。  作者最后写道: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清泉水淡淡水乡,品江南的同时,人情的光辉也在心

4、灵的蓝图上勾勒出一片蔚蓝。  这段抒情,颇有宋词的意蕴。  再以《渠清如许》为例。这篇作文一开始写道: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接着作者以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对话入笔,写到庄子的“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老子的“上善若水”,杜甫的“润物细无声”。文末发出如此的咏叹:清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进而赞颂中华民族淡定豁达的生活态度:如水一般清澈,如水一般坚定,那是一种“一片

5、冰心在玉壶”的精神风范!行文之中给人一种文气扑面的感觉。为中华文化造像,实际上是为当代青少年内心的追求、审美情趣造像。  这次高考此类作文甚多,优秀的挥洒自如,而平庸者东施效颦,尽管一会儿《诗经》、一会儿李白、一会儿苏东坡,只是典故的堆积,因而也令人生厌。  敢于倾诉自己的情感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感情太单调,而是他们不敢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情感。这与我们的的命题有关。过去我们命题限制太死了,学生只能“代圣

6、贤立言”。这次福建省命题由于给考生写作空间大了,学生立意范围大了,真话、实话也就跟着出炉了。请看:《那年,青春无痕》这样写:  喜欢穿淡蓝或白色的衣裙,和着自己的心情;喜欢喝纯净、无杂质的矿泉水,符合自己的心境;喜欢听淡淡的音乐,像是无痕的青春;喜欢写忧伤的文字,写下自己十八岁的青春。淡淡的,如矿泉水一般的文字,却能烧灼每个青年的心。不学他们的“个性”,穿着“风雨飘摇”的衣裳;不学他们的“疯狂追求”,为了某某明星,失去生命也可以;不学他们的“招摇过市”,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称之为流行、时尚。不学不学,那便是我十八岁的青春。  作文本

7、来就是给学生一个大声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袒露自己的心扉,不做作、不矫情,写下来就动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高考辅导《特级教师点评08福建高考作文》(..)。  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而亲情是最容易激发和体验的,而每个人的体验又都是不同的。人人都可以打开回忆的闸门,尽情抒发。这次作文有许多人以书信的形式去抒发自己灵魂的独白,如一篇妙文《给父亲的情书》:  开头这样写——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

8、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奈何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文中赞颂了父亲与世俗不同的爱:  看着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而女儿还是“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