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ID:23283878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6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_第1页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_第2页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_第3页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_第4页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对象: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___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古—今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逻辑顺序的具体

2、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_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

3、说明更有条理性。三.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四.说明语言:平实、质朴、准确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B、说明文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准确分析说明语言的准

4、确性(词语)典型试题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

5、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

6、”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五、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

7、段(全文)。(3)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可分析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六、、阅读中的知识点(一)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说明文的标题具有很强的提示性,往往直接交待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的石拱桥》、《统筹方法》等,使读者轻易了解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

8、容。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熟悉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分析标题,便能给说明文进行分类,其规律如下:①有的标题就是对象或特征。②留意抓中心句,看说明对象及特征。③看字面意思,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