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

ID:23287123

大小:199.0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6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_第1页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_第2页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_第3页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_第4页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南京学习中心(直属)[27]VIP层次:专升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13年03/春季学号:201301497941学生:盛薛兵指导教师:周延艳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3日19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内容摘要在供电系统的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雷击、操作、短路等原因,产生危及电气设备绝缘的过电压,严重危害供电系统,需要进行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防腐蚀。还需要注意静电的防护及防爆和防腐蚀。在供电系统运

2、行时,人们得知道触电后该怎么样做才安全。必须认识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人体触电的形式和触电后脱离电源的方法,同时还得了解电后急救的知识。关键词:防雷;防爆;防腐蚀;接地保护;用电安全  19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目录第一章概述41.1雷电的形成及危害41.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5第二章建筑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72.1接地防雷设备72.2防雷措施82.3接地的种类92.4防雷的等电位连接10第三章建筑防雷接地113.1防雷接地113.2接地系统12第四章接地和接零等全用电措施及使用范围134.1接地安全134.2接零安全14第五章防雷接地

3、装置结构155.1雷电流反击电压与引下线间距的关系155.2引下线与人体之间的安全间距---------------------------------------155.3跨步电压与接地装置埋地深度---------------------------------------16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19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引言20世纪之初,由于电讯业、电力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电器、用电设备和电力设施,每年因为电击伤人甚至致人死亡和损毁电气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电气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

4、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雷电对其产生的危害越来越显著,探讨接地与电气安全问题意义重大。19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研究第一章概述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半导体集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普遍运用,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导致雷电的电磁干扰、闪电的脉冲危害越来越严重,因此雷灾出现的特点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受灾面大大扩大,从电力、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点是与高新技术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邮电通信、计算机、电子工业、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其次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从闪电直击和

5、过电压波沿线传输变为空间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入侵到任何角落,无空不入地造成灾害,因而防雷工程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LEMP),再次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1.1雷电的形成及危害雷电是雷暴天气的产物,而雷暴则是在垂直方向上剧烈发展的积雨云所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雷雨云中电荷分布并非均匀的,而是形成堆积中心。因而不论是在云中或是在云对地之间,电磁强度不是到处一样。当云中电荷密集处的电场达到25~30KV/m时,就会有云向

6、地开始先导放电。当先导通道的顶端接近地面时,可诱发迎面先导(通常起自地面的突出部分),当先导与迎面先导会合时即形成了从云到地面的强烈电离通道,这是出现极大的电流,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雷鸣和电闪都伴随出现。主放电存在的时间极短,约50~100微秒,主放电的过程是逆着先导通道发展,速度约为光速的1/20~1/2,主放电的电流可达几十万安,是全部雷电流中最主要部分。主放电到达云端时就借宿了,然后云中的残余电荷经过主放电通道流下来,由于云中电阻较大,余光阶段对应的电流不大,约为几百安,持续时间较长,约为0.03~0.15秒。由于云中可能同

7、时存在几个电荷中心,所以低一个电荷中心的上述放电完成之后,可能引起第二个、第三个中心向第一通道放电,因此雷电往往是多重性的,每次放电相隔约为600~800微秒,放电次数平均为2~3次。随大气电场的进一步加强,进入起始击穿的后期,电子与空气的分子发生碰撞,形成天空中带电的雷雨云的云粒或水成物)向地面延伸,在雷雨云下形成从云层向下的流光,表现为一条暗淡的光柱,即先导注流。注流先导不断地向地面发展过程是一电离过程,在电离过程中生成成对的正、负离子,其正离子被云中向下输送的负电荷不断中和,从而形成多枝状的充满负电19关于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的

8、研究荷(对负地闪)的通道,其中有一枝是充满负电荷(对负地闪)的主通道,称为电离通道或闪电通道,简称为通道。其特征是在雷击放电通道中,雷雨云与大地之间凝聚着大量的电荷,通过在放电先导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雷击放电通道)中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