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

ID:2329634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6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_第1页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_第2页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_第3页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_第4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空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和三酰甘油(TG)水平改变及其相关关系。方法抽取49例冠心病病人空腹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hsCRP、UA及TG水平,并随机选择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UA和TG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294~2.926,P<0.05)。49例冠心病病人中hsCRP、UA和TG水平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分别为21、15和18例,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581,P>0.05)。Pers

2、on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病人3项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r=-0.18~0.60,P>0.05)。结论血清hsCRP、UA和TG升高分别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将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尿酸甘油三酯类冠心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与生命健康。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多种因素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及三酰甘油(TG)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尚未见有明确报道。本研究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UA和TG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

3、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冠心病病人49例,为2005年6~12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其临床症状、心电图学等改变均符合AN提供的血清进行质控,质控结果均在控。2结果1期辛萍,田润华,郑春喜,等.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检测67冠心病病人空腹血清hsCRP、UA和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294~2.926,P<0.05)。见表1。冠心病病人男、女性别间空腹血清hsCRP、UA和T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t=-0.67~0.58,P>0.05)。见表2。表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表2冠心病病人男、女性别间各指标比较(冠心病组

4、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Person相关分析表明,hsCRP、UA和TG三者间无相关性(r=-0.18~-0.60,P>0.05)。冠心病组hsCRP、UA和TG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例数分别为21、15、18例(正常参考值上限hsCRP为3mg/L,UA为416μmol/L,TG为1.96mmol/L),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1,P>0.05)。3讨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是继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是降低此类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现代医学证实,冠心病危险

5、因素的聚集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其中hsCRP、UA和TG对冠心病的预测性和独立致病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UA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冠心病病人男、女性别之间各指标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hsCRP、UA和TG三者间无相关性。提示血清hsCRP、UA和TG水平的增高都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子。hsCRP水平增高可作为冠状动脉不稳定性病变的一个预测指标;UA作为代谢因素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在冠心病的进程中可持继升高[1~3];在以往的研究中,血浆中TG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作用还不十分确定,但PATEL等[4]

6、的调查显示,对于亚太地区的人种来说,TG是脑血管病及脑卒中的一个独立致病因素。研究证实,多种原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时,单核细胞可黏附其上并侵入内膜,分化成巨噬细胞,与此同时,血小板也黏附并分泌多种因子,使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游走进入内膜,巨噬细胞泡沫化,进一步游走增殖,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5]。因此,冠心病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6]。机体存在炎性反应时,hsCRP作为一种灵敏的急性时相蛋白可迅速升高;嘌呤代谢终产物UA在体内易饱和形成结晶盐析出沉积于肾脏、关节等结缔组织激发并促进炎性反应;异常脂血症中各类有害脂类沉积于

7、血管内皮表面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研究显示,粥样硬化斑块中有异常脂类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因此,脂类、UA与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结合本文资料,提示hsCRP、UA和TG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都是独立致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独立致病因子水平的增高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加快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冠心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发病危险因素错综复杂,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