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ID:23305975

大小:90.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06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_第1页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_第2页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_第3页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_第4页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本文从探寻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历史渊源出发,寻找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策略。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方向性选择。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

2、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及其公务员就是人民的公仆。近些年来,各地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纷纷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行政方式等内容作为公共服务创新的突破口,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一时间,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了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共同举措与发展潮流。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流行程度最广、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

3、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1]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则提出了“规制__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所谓规制——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加强服务为政府工作的中心和政府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强调以完善和加强规制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管理,同时也不排斥必要的政府统治行为的行政创新的目标范式”。[2]朱光磊教授认为,规制和服务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院长认为,“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存在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

4、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应该直接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或者依靠垄断特权与民争利;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的治理而不是统治;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等,确保社会健康地发展”。[3]无论是“服务型政府”也好,“规制——服务型政府”也罢,还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虽然叫法不同,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和基本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内涵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学者

5、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强调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样诸多“公共”的今天,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政府的“公共”性职能显得越发突出,社会的“公共”性问题也亟需解决,因此,笔者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公众、企业为主体,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特征,以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新模式。、西方国家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理论基础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经济陷入“滞胀”局面,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着发展的困

6、境,传统公共行政日益遭到新的外部环境严峻挑战,已无法回答和解决西方各国政府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两国随之兴起,并迅速传播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为政府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核心理念是政府有限理性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假设,政府相似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因此,其主旨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运用于公共部门,强调市场竞争、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行政过程的透明取向、成本效率和顾客导向等。美国著名公共管理专家戴维■奧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

7、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写道:“民主政府是为他们的公民服务而存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将传统公共行政的主体中心主义转化为客体中心主义,将效率中心主义转化为成本中心主义,将个人利益中心主义转化为公共利益中心主义。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V•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提出公共管理归根到底是服务的性质,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