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ID:23306918

大小:10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_第1页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_第2页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_第3页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_第4页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摘要:“全教会”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开发智力,注重培养创造力,这才能贯彻“全教会”的精神,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造;点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36-02  在语文课中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呢?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智力的心理规律和语文这一学科的属性,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课应

2、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探索。  一、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践证明,只有质疑问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质疑问难活动,我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激无疑为有疑。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分步质疑”6的范围:(1)疏通性质疑。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文章的字、词、句、段及

3、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导示下自己去解答问题。例如,教《鸟的天堂》时,我先从题目着手,让学生读课题后激发学生质疑,这样引导他们:“从题目中,你理解了什么,不明白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有的问:“天堂是什么?”有的问:“我想知道鸟的天堂是什么地方?”“为什么用‘鸟的天堂’为课题?”……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有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有的提问:“课文里为什么把榕树比作鸟的天堂?”我反问学生:“这里为什么成为鸟的天堂?”我让学生读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学生通过仔细地读课文去弄懂

4、刚才提出的问题。(2)探究性质疑。即在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时,就文章内容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就前面我举的例子中,我再进一步地问学生:“这里的天堂比喻了什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天堂来比喻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可以用天堂来比喻我们现在生活的乐园。”于是,我让学生来描绘自己的天堂。(3)鉴赏性质疑。即对文章的写作方法、特点,进行鉴赏性质疑。例如:《鸟的天堂》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只见一株大榕树不见一只鸟,第二次去看见了很多鸟活动。我让学生鉴赏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我再让学生忽略其中一段,只写一次去鸟的天堂

5、,看文章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在鉴赏中认识事物,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促有疑为无疑。教师“解惑”是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但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约束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质疑活动中,要抓住时机,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自己去解疑。6  3.变无疑为有疑。开展质疑教学活动不是目的,他只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释疑”作为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从无疑到有疑,是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质疑达到无疑,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去探求,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飞越运动之中,启迪他们的智慧,从而使他

6、们探索更多的知识,获得新知识,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文学作品是富于想象的。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重要手法之一。”它是作家创造艺术形象时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活动,也是作家艺术创造力的表现。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设计了一道开发学生想象的填空题:小女孩在(?摇)中幻想(?摇);在(?摇)中幻想到(?摇);在(?摇)中幻想到(?摇);在(?摇)中幻想到(?摇)。那我在欢乐幸福的生活中幻想

7、到(?摇)。后一个填空让学生大胆想象,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根据切身体会,情感迁移,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完最后一格。又如我在教完《凡卡》一文之后,叫学生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置换课文最后一段。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写凡卡写信封、寄信和爷爷收看他的信。我在教完《穷人》一课之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编结尾段。通过这类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这种思维的能力。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应抓住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第一是激发学生的学

8、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就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古今中外,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