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ID:2331750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82-01      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要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气氛  亚里士多德曾经

2、说过:“闲暇出智慧”5。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能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的良师益友。反之,情境压力会使学生情绪紧张,从而妨碍其创新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允许、不提倡创新,不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教学充满了控制命令,主观专断,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

3、学生的创新能力便会在压抑的气氛中枯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能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自由释放其创新风气的学习环境。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新概念,新方法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时由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已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与新问题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这种由问题情境而引发的认知冲突的激起和解决,就成了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动力。  

4、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白自己的想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郭沫若同志曾满怀激情地说:“我希望老师们,以你们的积极性启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以你们的创造性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新生的嫩芽希望不要加以拘束,请充分辅导他们,让他们活泼地成长吧!”。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所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意见和解答;(2)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多样性和个性,避免强求一律;(4)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己发现问

5、题,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过程、特点和灵活性;(5)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新潜能的学生;(6)在班上形成相互合作的民主作风,避免权威态度;(7)鼓励学生同有创新潜能的人接触等等。只有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扩展延伸,培养思维的敏锐5  思维的敏锐力,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

6、定没有创造。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学生时期比较好动,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针对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去看。世界著名人士,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需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自己去说。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意议论、相互交流、回答提问等活

7、动不能限制过多、过细,这会造成学生因回答不对或害怕违法教师的有关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受压抑的现象。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因此,我们要激

8、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着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  四、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较多的是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整齐划一。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因此,克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