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

ID:23318482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第1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第2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第3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第4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  摘要:《世说新语》是我国唯一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集大成的志人小说集,作者通过对东汉至东晋时期文人言语、行动等的描写,将魏晋时期文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鲁迅先生曾用“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1]这句话来形容本书描写人物的独到之处,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而其中最为吸引人、在文学史上最为标新立异的莫过于魏晋文人那种潇洒豪放、狂妄放达的行为,这也是“魏晋风流”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文人狂狷  一、狂狷的表现  “放诞”与“简傲”等作为魏晋时期流行在士人中间的一种社会风气,有很

2、多表现形式,主要方式有嗜酒、裸体、不拘礼节、蔑视权威等等。在《世说新语》中,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  1.嗜酒  酒在魏晋文人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2](《世说?仁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世说?仁诞》),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7(《世说?仁诞》)可见饮酒对于魏晋文人来说已经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也是因为酒,他们常常做出一些令我们现代人看来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

3、:“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仁诞》)  刘伶对酒的渴求已经超过了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他甚至不惜为此说谎,如此嗜酒者,实属罕见;蔑视权威、视金钱权利如浮云的阮籍竟然为了酒而屈就自己,求做步兵校尉的官职,可见魏晋人对于酒的感情也超过了对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追求。  2.裸体  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士人风行穿宽衣是因为服食“五石散”的缘故

4、:“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3]或许魏晋文人中间有裸体的风潮也是因为他们服药的缘故,毕竟穿的衣服再宽松舒适也难免会磨破皮肤,倒不如干脆不穿更为自在。不管原因为何,裸体都实在是魏晋文人放达狂狷的一种表现。  在这些用裸体表现狂放的士人中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刘伶了: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世说?仁诞》)7  刘伶违反了处世的规范,被别人讥笑,他自己却振振

5、有词地说出了这么一番气壮河山、狂放大度的理由,如此理直气壮,倒显得嘲笑他的人拘泥迂腐了。  3.不拘礼节  说到不拘礼节,魏晋时期的文人在中国历代文人中间可谓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他们不顾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之大防已经是小儿科了。例如,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世说?仁诞》)不仅不顾男女大防,更为此说出了“礼岂为我辈设也”这种简直大逆不道的话来。除此之外,此时的文人对于自古以来地位无比崇高的父母也有了不同的态度。例如,孔融就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了结了;他还说假使有天

6、下饥荒的一天,有点食物,若自己的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他的这种说法给了曹操一个杀他的借口,但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出此时的文人对于礼节的颠覆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  4.蔑视权威  自古以来,对于达官贵人的态度似乎是人们评判一个人狂放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李白的狂傲之名部分来自于他的这个故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4]由此留下了“力士脱靴”的美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魏晋时期的文人在这一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例如: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

7、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世说?简傲》)7  二、士人狂狷行为产生的原因  魏晋六朝可以说是我国政治最为混乱,社会最为痛苦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文人们步履维艰,处境十分堪忧。“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5]阮籍的态度代表了当时大部分文人的心态,他们对现实十分不满,同时不敢也不屑于谈论政治,只能在放荡狂饮中寻找寄托与慰藉,抒发内心的苦痛与愤懑。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世说?仁诞》),这也是魏晋文人共同的心声。正如宗白华所说:  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