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

ID:2332061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7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_第1页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_第2页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_第3页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_第4页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验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自己熟悉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的难度,12摘要:“教师学科教学个体经验”是教师在大量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探索和理性深思形成的有效教育教学措施与策略,具有实践性、一定范围内的可借鉴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质,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培养触角应从理论培训、继续教育、课堂观摩等常见学习模式向教学一线延伸,关注教师

2、个体的实践经验,疏理其特点和进行价值分析,使个体经验通过发掘、总结、移植与提升,得到传播与分享。  关键词:教师培养;学科教学;个体经验;实践提升  1673-4289(2013)10-0031-03  “学科教学个体经验”是指教师在大量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探索和理性深思形成的有效教育教学措施与策略。它具有实践性,一定范围内的可借鉴性,动态生成性等特质。  一、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存在  我们认为只要教师专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必定潜移默化地形成着各自的个体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现在名优教师、学科教研员、教育专家身

3、上,也存在于许多普通教师身上。通常由于名师在各类示范课、培训和讲座中占据了“话语权”,教师会潜意识地淡化对自己行为的再深思,片面认为自己的经验不足以称作“经验”,这种自我“否定”是个体经验不能很好外显,相互影响,发挥效能的一个重要理由。我们还认为,个体经验不仅表现在已经固化的各类论文、课堂实录、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个人专著等载体上,也存在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从感性的经验到理性的表述需要一个再深思、再加工的过程,这对一般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其无能为力,还不如退避三舍,这是很多普通教师的做法。其实,与“写”

4、出来的个体经验相比较,“说”出来的个体经验也是很有价值的。四川省金堂县赵镇二小(以下简称“赵镇二小”)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强烈的“用好教材,教好学生,提高效率”的愿望。“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的矛盾冲突,使老提升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深思与实践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师们都会自然地通过讨论说出自己的困惑、深思与做法,所以我们十分关注“说”出来的经验。我校梅林老师的教育论文《每天一句话——开启孩子心灵的力量》,就是在她“说”的过程中,深深地打动了大家,从而采用记录“访谈”的形式挖掘和提炼而成的。  二、学科

5、教学个体经验的移植  教师的学科教学个体经验有别于其他某些行业的个体经验,其他某些行业的个体经验有时我们可以不作理性深思或原理认识,只要熟悉操作的步骤与策略(即程序性、技能性知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经验的移植,这种“可模仿”的经验是因为影响经验移植的变量较少,变量制约较易,复制的难度自然就小。而教育教学情境生长性较强,变量的制约较难。所以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个体经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可借鉴性、动态生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个体经验研究的价值,不能因为我们学不会“窦桂梅、支玉恒、魏书生、张化万、孙双金……”,就不去研

6、究他们。现在各类“名师优质课展示”让我们的校长和一线教师竞相观摩,乐此不疲,说明优秀经验的魅力是永远存在的。教师的困惑不在于不想学习“名优教师”的经验,而是感到学习他们的经验太难。所以我们提出:研究个体经验主要不在于“移植”经验,而是在于理解经验。我们特别强调“放大”对个体经验的理解价值。其具体策略表现在我们对名优教师个体经验的分解认识上。比如:我们听窦桂梅执教《跨越海峡的情谊》一课,我们先不必去捕捉窦桂梅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机智和课堂模式等暂时难以认识和把握的东西。我们可以从窦老师的情感性朗读指导入手(注意是指导而不是

7、训练)。通过讨论发现其中有大量的“插话引读”,于是我们又来回顾我校米柯老师的课堂,发现其中也有很多“插话引读”的影子,由此我们梳理出“正确、流利、有感情——我们做到了吗”的讨论。我们还认为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个体经验,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深思身边的人和事。大体相同的学生、家长、教学理由,必定让影响经验的变量减少,使我们可理解和运用的空间变大。如我校蒋延琼老师与教研组老师一道提出的“让孩子们愉快地走进识字王国”的研究,不是来自某个“名优教师”或“专家”报告后的顿悟,而是源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识字量增大,

8、教学时间紧,学生识字兴趣如何有效激发这一现实理由。组内教师“七嘴八舌、七拼八凑”地说出想法后,再经过实践探索而提出,这样形成的研究课题让教师易于亲身参与,自然有认同感、亲切感。  三、学科教学个体经验的提升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的三要素。现在已进入“后课改”时代,关于课改的理性深思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