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

ID:2333030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_第1页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_第2页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_第3页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_第4页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批评教育”艺术性地加点“盐”  【摘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批评有法,但无定法。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内心深处接受批评,在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关爱面前反躬自省,改正缺点,健康成长。  【关键词】批评教育;中小学;学生  曾经听一位智者讲,一碗没有盐的汤总是让人联想到乏味,可见盐之于味是必须的;批评教育就如这汤中的盐,是烹制学生这碗心灵鸡汤的重要调味品,是班主任对学生生命历程中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终止其不良

2、行为,从而健康成长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武器”。但21世纪的校园,就鲜有教师正儿八经地批评教育学生了。一方面是现今的90后心理特别脆弱,稍有不慎,出走、轻生,就够折磨教师一辈子;另一方面,家长也不希望教师批评孩子,反而要求多给孩子戴戴“高帽子”,批评教育似乎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调整后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看来,我们还得重新审视一下批评这一武器。其实,批评同说服、表扬、奖赏、磨炼、惩罚等一样,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使用它。  那么怎样

3、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呢?6  一、因“材”施教  学生由于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的不同,承受能力也因人而异。所以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进行教育;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应该委婉含蓄,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够了,不要硬把“窗纸”捅破。当学生不以小错为过时,教师就该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寒光闪闪;当学生犯错后已对过错有充分的认识,并为此不安和愧疚时,教师用柔和的暖色语言加以抚慰和体谅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惩戒手段。  二、因“地”施教  在教育学生时,场合选择恰当与否

4、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时我们要将批评教育放到班集体中,以发挥集体的巨大影响力;有时又不能张扬,要悄然进行,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我班有个女生,曾与邻班的一位男同学关系密切,甚至偷偷在教室里接吻,被我看到后,我没有当场批评她,而是单独找她到办公室谈话。由于没有别人在场,她觉得较为放松,也对老师的这种“悄悄话”式的批评表示感激。  三、因“时”施教  俗话说打铁看火候,穿衣看气候。班主任对学生批评教育时也要看“气候”,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批评晚了,就会时过境迁,于事无补。因此,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时机选择特别重要,关键在“适时”。 

5、 怎样才能做到“适时”呢?看错误的性质和发展情况。如果错误严重或仍在继续发展,应立即采取“热处理”6,以避免问题扩大化;如果是一般性缺点,或错误虽然严重但已自我处理好了,可采取“冷处理”,暂缓批评教育,等他认识到缺点错误时,再进行批评教育,效果会更佳。  开学初,班级的纪律与卫生工作都不理想,有迟到早退、忘带作业、窗台不擦、胸卡不戴等鸡毛蒜皮的违纪现象出现:批评吧,学生会认为小题大做;不教育吧,这样的风气会泛滥成灾。正在我左右为难之际,“天赐良机”。  一天早读课,我发现班级里缺了十几位女生,很是惊讶。班长向我汇报:因为今天早上没有放广播操进行曲,所

6、以有些女生起得迟了,最后被“关”在了宿舍里。当时我心中暗喜,一定要利用时机,趁热打铁。  第一节课正好是我的课,走进教室,我发现这些迟到的女生已经全被“放”了出来,有几位难为情地低着头,有几位若无其事地看着我,我知道其中的有些人还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呢。于是我大喝一声:“今天迟到的同学都站起来!”全班同学吃惊地看着我,我厉声说道:“我们班总共36位同学,今天竟然有12位同学被关在宿舍里,整整三分之一啊,这个比例是全校最高的,这是免试班应该取得的第一吗?”全体同学都低下了头。我语气变得非常低沉:“良好的班风不是一个人能形成的,是靠每位同学的自律拼搏养成的。

7、你们想想,今天迟到一位同学要扣2分,而平时宿舍卫生扣0.5分,同学们已觉得很没面子了,迟到的同学,你们自己说该怎么办?”  终于其中一位迟到的女生向我表示愿意公开向全体同学道歉,并愿接受处罚。于是诚恳的道歉声与哽咽声交织在一起……为了加深对个别学生的警戒作用,接着我布置了书面作业:谈谈对这一事件的认识。6  第二天,我看了她们的作业,感到一丝欣慰,至少她们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批评,点其痛处,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

8、觉醒,使他们知耻而后勇,从而有助于他们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  四、因“情”施教  情绪是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