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

ID:23334163

大小:2.5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7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_第1页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_第2页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_第3页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_第4页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

2、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生就

3、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生14共14页第页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

4、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板 书: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城市化推进新课: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师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两幅图相对照,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假如,你生活在80年代的南京郊区或城区,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你的生

5、活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1:两幅图相比较,可以总结得出,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该区域1985年只有上海、南京两个特大城市,而到了2000年,特大城市已达到了5个,即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学生发言;郊区同学:田地和居住院落可能被征占,出现工厂或高楼大厦,宽广的马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家庭成员从事非农业活动,可能住进楼房,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同学:城市人口增多,尤其是技术人才。工厂增多、商店林立,经济更加的繁荣。3、继续提问:上图新出现的城镇或扩大的城市是怎样转变而来的?学生思考:可能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

6、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也称为乡村—城市转型14共14页第页教师总结:上述发生的居住房屋由平房院落变成高楼,田地上出现工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被快节奏的经商、工厂上班等非农业生活所取代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表现。那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归纳: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

7、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板 书)二、城市化动力机制读图分析:1、展示“世界城市化的推进”思考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特点?师生(回答)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表现在2000年,不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