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

ID:23345967

大小:1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3、4必)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必修三第3、4单元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2、汉代扬雄《法言•学行》中有“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里“模”、“范”源自A.古代教育的模式B.宣传社会行为的榜样C.官学考核的定制D.制造器物所用的模型3、日本学者说:“幕府末期一些进步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西学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并不比经过荷

2、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下列体现了日本学者所说的“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中的主要思想的是A.“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B.“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C.“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师夷长技以制夷”4、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的方法,给皇帝阐述“必当变法”的道理,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③减少变法的阻力  ④有利于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A.①③    B.②

3、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19世纪末,一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第一次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胡适在评价此人时说:“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这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7、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①⑤B.②④C.③⑤D.①③8、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出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

4、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①③④9、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倡导科学、民主、平等、博爱    B.增加了鲜明的反帝内容    C.它倡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  D.把资产阶级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结合起来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曾说:“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养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

5、教”。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基本态度是    A.彻底批判,全面否定   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11、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2、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

6、.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张废除13、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该材料表明他A.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B.倡导学习西方文化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D.彻底反对君主专制14、“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上述材料体

7、现了陶行知先生的A.五育教育理论    B.平民教育理论C.生活教育理论D.乡村教育理论15、20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下列不属于“沉重失望”的是A.军阀混战日盛一日B.尊孔读经成为潮流C.君主专制愈演愈烈D.政党政治沦为工具16、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华民国第一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