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

ID:23353503

大小:24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7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_第1页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_第2页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_第3页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_第4页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幻灯片1台式计算机CPU散热器技术王淼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幻灯片21、背景介绍l电子原件的发热已经成为了制约微电子技术的瓶颈。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CPU的功率越来越高,有的已经超过了100W。考虑到CPU的几何尺寸,CPU单位面积上的发热量十分惊人。因此,CPU的散热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热幻灯片3这里主要介绍了:l风冷式:原理、应用、传热强化方法l(对于风冷式散热强化采用的屋檐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说明了其强化原理。)l水冷式:原理、应用、传热强化方法l热管式:原理、应用、传热强化方法l各种散热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幻灯片42、风冷式散热技术幻灯片52.1风冷式散热技

2、术的原理l风冷式散热技术是台式计算机中运用最广,也是最为成熟的散热技术。目前绝大多数台式计算机采用肋片散热片与风扇的组合方式实现对CPU的冷却。热源——CPU气体流向幻灯片6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这种散热形式的总热阻由接触热阻、导热热阻、对流热阻三部分组成:l因而,要想增强CPU散热效果,就要试图减小这三种热阻。幻灯片7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对于接触热阻:l将散热器与CPU压紧。l将CPU与散热片的表面加工得平整光滑,这样使得二者紧密接触,减少接触热阻。l另外一点就是在接触面上涂抹塑性导热材料,用导热系数相对较高的材料填充散热片与CPU之间的间隙,减少接触热阻。幻

3、灯片8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对于导热热阻:l第一种途径是采用导热系数更高的材料。l我们知道在常见金属中,银的导热系数最高,但是价格也十分昂贵。在大多数情况下,出于成本考虑散热器的材料主要是铝合金;而在散热量比较大(比如大功率CPU或者超频工作),或是要求稳定运行时(比如服务器),则需采用导热系数更高,价格更高且更难以加工制造的铜制散热器。l第二种途径是采用合理的散热片形状结构。l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考虑导热和对流的耦合,将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看作整体考虑。所以对于散热片结构的优化将在下面与减小对流热阻一并讨论。幻灯片9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对于对流热阻:l通过对流

4、换热知识,我们知道,流体的流速越高,对流换热能力越强。l因此增加风扇的转速一定能起到减小对流热阻,加强对流换热的作用。l然而在台式计算机CPU散热的应用中,并不是风扇转速越高越好。l首先,过高的转速会带来更大的噪音;l其次,风扇转速过高会显著缩短其寿命,减小系统可靠性;此外风扇转速过高将会消耗更多的功率,这也给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因此风扇的转速是有限制的,通常情况下转速从1000到8000转每分钟不等。幻灯片10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屋檐型吸热底层的设计:l对于传统的风冷式散热片不论是吹风也好,吸风也好,在散热片的中心区域都会形成一个空气流动较少的高压区(吹风)或

5、低压区(吸风),如果再加上轴流风扇轴心风力盲区的影响,此区域的范围有时可以达到散热片底面积的20%以上,倘若又遇到风扇性能不济,甚至可能整个肋片底部区域的空气流动都非常微弱。此处的空气受两侧气流的影响,运动非常混乱,虽然所形成的紊流可以与肋片进行更多的热交换,但由于流动不畅,热量无法排出散热片外;而且,此处往往是发热设备(例如CPU核心)所处位置,是散热片热量最为集中的部分,如不加以处理,会对性能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幻灯片11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屋檐型吸热底层的设计:散热片散热片CPUCPU幻灯片12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屋檐型吸热底层的设计:数值模拟结果低速区

6、域较小低速区域较大散热器周围空气速度场(a)未采用屋檐形式设计(b)采用屋檐形式设计幻灯片13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屋檐型吸热底层的设计:数值模拟结果等温线较密集等温线较稀疏散热器周围空气温度场(a)未采用屋檐形式设计(b)采用屋檐形式设计幻灯片14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屋檐型吸热底层的设计:数值模拟结果l在数值模拟中,未采用屋檐形式设计的CPU表面温度为361K,而采用屋檐形式设计的CPU表面温度为356K,温度降低5K。这对于CPU散热是十分可观的。幻灯片15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侧吹风设计:l传统的散热器形式多为上吹风或上抽风设计。这样就难免在CPU

7、中间区域产生流动死区——CPU中心处气流速度过慢,阻碍CPU散热。虽然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上面提到的屋檐形式设计可以减小这些流动死区,但是这种现象仍然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于是一种新型的散热器设计——侧吹风设计开始得到应用。CPU散热片幻灯片162.2风冷式散热器的传热强化l放射状设计:l前面提到的散热器优化形式都是以增强散热效果为目的的,而这里提到的放射式设计的出发点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幻灯片173、液冷式散热技术幻灯片183.1液冷式散热技术简介l缺点:l存在安全隐患l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