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

ID:2335385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_第1页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_第2页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_第3页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_第4页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_第5页
资源描述:

《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朗读效能提高,形式创新是关键摘要:朗读是我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不应当只是一种点缀。新教材丰富多彩的题材和体裁,为朗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教师应在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各方面因素对朗读的方法、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朗读效能。关键词:朗读,效能,形式创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语言是语文的基础与核心,语言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而朗读与这个基础与核心是密不可分的,它是语文课堂的特征之一[1]。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2、可见,朗读是我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方式[2]。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朗读也得到充分的重视。《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各学年段都要重视朗读,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朗读常常被语文老师忽视,学生就更不理解朗读的作用了。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只有在老师的强迫下学生才有口无心地念经,这样是难以取得实际性的教学效果的。面对老师的困惑、学生的漠视,我们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朗读形

3、式的创新。1.朗读形式创新的重要依据1.1新课程理念是朗读形式创新的内在依据新课标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潜能,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与创造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成为我们教学策略改革的重要举措。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认识发展研究中就曾提出适当新颖原则。他认为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和主体过去的经验既要有一定的联系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引起好奇心,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各方面因素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

4、少的朗读也应如此,若老是采用单一的读法,学生提不起兴趣,自然难言喜爱了。因此,进行朗读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1.2新教材特色为朗读形式的创新提供广阔的舞台在古代,读书人读四书五经念诗词歌赋总喜欢摇头晃脑,在枯燥的念读中自我陶醉,直到倒背如流。从教材上看,古代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单调,加上教学观念落后,除了死记硬背,似乎难以采取念读以外的形式。与之相比,现在的语文教材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相当丰富,既有经典古诗词,也有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诗歌;既有幽默风趣,寓意深远的寓言、童话,也有冷峻深刻、情节

5、动人的小说、话剧等等,不一而足。此外,朗读要求在教材中更是屡屡出现。据统计,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材中把读作为首要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目标的课文就有21篇,占课文总数的70%。这丰富多彩的题材和体裁无疑为朗读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1.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朗读形式创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也如春风化雨般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与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运用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多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营造真实可感的学

6、习氛围,学生可以跨越时空参观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观赏济南冬天的雪景;倾听贝多芬的月光曲。这些有助于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景,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而愿读,乐读。总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朗读形式创新的依托,其重要性不可小觑,我们要善于利用它来提高朗读形式创新的可行性。2.朗读形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朗读形式纷繁多样,常见的有自由读、分组读、接力读等,不同的形式有着各自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帮助学生分清段落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

7、齐读总之,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效能离不开朗读形式的合理利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朗读形式的创新设计。为了印证这一点,我将我的课堂实践摆出来,意在抛砖引玉:案例一: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比较有分量的一首诗,但由于错误的学习心理定势影响,学生反而难以在平实的白话中体会到诗歌的精妙之处。如诗歌的第一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运用了联想和回环互喻的句法,在内容上又为下一节想象奠定了基

8、础。如何让学生领略这一点呢?突破难点的一般做法是把这首诗整体朗读一遍,老师再点拨一番,这样做的效果显然微乎其微,所以我采取了分步朗读的形式:第一步,老师慢读这四句话,空出当中的关键词街灯和明星,让学生齐声重读,这样能迅速掌握回环的写法。而两个眼前之物形象相似、联系紧密,正好体现了互喻的妙处。第二步,全班分成两组,分别慢速齐读第一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