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

ID:23354189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_第1页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_第2页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_第3页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_第4页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阳殷墟保护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阳殷墟保护史研宄摘要:本文对殷墟80多年的保护史进行研究,对其遗产形成划分阶段,并对每一阶段进行了回顾。其次,开始对殷墟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该如何保护进行了一些探讨。最后,介绍了河南省安阳市对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进行冇效保护、重点展示、合理利用的措施,并进行了总结。关键词:殷墟;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Abstract:Inthispaper,westudytheprotectionhistoryoftheYinRuinsfor80years,anddividingtheheritage’formintosomephases,andr

2、evieweachphase.Secondly,wediscusshowprotectYinRuinsafteritsuccessesinapplyingfortheworldculturalheritagesite.Atthelast,weintroducesomemeasuresthatAnyangcityinHennauseforprotectingtheworldculturalheritage,inRuins,thesemeasuresaremainlyaboutprotectingeffectively,displayin

3、gemphases,usingreasonably.Alsowehaveasummarization.Keywords:YinRuins;theprotectionofthesite;theworld’sculturalheritage一、殷墟简介翻开屮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地图,我们会看到,在其西北角,有一个被联合国有关官员称作为“中国古埃及的地方”一一殷墟。她横跨洹河两岸,古称“北蒙”,乂称“殷虚”,“殷邑”,甲骨卜辞中乂称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

4、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占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的255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商火亡后这里沦为废墟。殷墟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其范围东起郭家湾,丙至北辛庄,南起苗圃,东北至三家庄,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其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式的古代都城。殷墟以独異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谨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

5、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蜚声中外而又影响深远,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一页,受到全世界的重视。1961年3月,殷墟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口,殷墟被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殷墟的形成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主要有五个阶段:(1)早期搜寻甲骨阶段(1928年10月至1930年2月):该

6、阶段的主要0标是寻找刻辞的甲骨。那吋的殷墟深埋地底下,由于条件有限,发掘的方法特别是第一次发掘与“盗掘”没有木质区别。1929年春,李济主持殷墟发掘工作,在小屯村北、南、中三处开探坑发掘,寻找珍贵的甲骨。(2)发掘宫殿宗庙与王陵阶段(1931年春至1937年6月):该阶段正是中国考古学形成的阶段。1931年春,梁思永先生参加殷墟的发掘工作,这对发掘思路和方法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开始采用依据自然堆积划分地层的科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要了解小屯,必须兼探四邻”的思想,从而脱离丫开始简单搜寻甲骨的目标。除此之外,由于地层学的开始应用,

7、使得发掘遗物有了地层依据,科学性大大提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木占领安阳,曾有多支日木学术团体到安阳进行盗掘,加之当地农民又悄然兴起的盗掘之风,殷墟又处于大肆盗掘之中。1939年,殷墟的瑰宝一一“国之重器”司母戊大鼎被当地农民盗出。这一阶段虽然因抗日战争而被迫停止,但它不仅为殷墟以后的发掘提供丫科学依据,还为正确认识殷墟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吋,对于探寻殷墟遗址的分布与布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恢复挖掘阶段(1950年春至1966年春):新中国一成立,就恢复了殷墟考古发掘工作,盗掘活动得以制止。百废待新的新屮国到处处于基础建设

8、之屮,安阳也不例外。因而,这一阶段的殷墟考古发掘更多地集中于配合当地的基本建设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也非常显著:1950年春,郭宝钧先生主持发掘了丙北M王陵区的武官大墓和祭祀坑。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安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