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

ID:2336152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1页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2页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3页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4页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直道而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法】:G613.6    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悟,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蔡

2、元培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元培的观点是相通的。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审美教育的主线:打破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察和修养教育为中心,贯穿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5  过去不少学生认为“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是我们在教学上一贯采用“传道、授业”的模式,从而导致

3、了学生产生这种错觉,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勇敢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的气氛,学生放松了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学习去感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美。  我为了免去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干脆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拉近师生距离。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讲台与课桌近在咫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却遥遥千里,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已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

4、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这样学生肯定愿意,而且教是认真,学得开心,不知不觉中感受和体验绘画的审美情趣。  二、评价导向,培养创新精神5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制订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更新评价观念,不仅把创造力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把它看作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

5、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会发扬。评价美术学习“效果”,以往只关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有利学生的发展。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我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

6、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这里,“这幅真美”始终是学生得到的评价。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作画认知表现出来,我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还可以把画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三、开拓思维,插上想象翅膀  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的一句话对绘画很有启迪: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

7、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5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小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作品就会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玩沙子、捏泥人等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素。想象是以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我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学生这种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还启发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