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ID:2336291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_第1页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_第2页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_第3页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_第4页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广泛训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摘要】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生活经验的限制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限制等,不能“自由表达”。因此,这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才能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呢?

2、这里的训练指的不只是一节课上的习作指导,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广泛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人,才有阳光明媚的人生,才有写作的源泉和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中的美好,承受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丰富自己的情感。小学生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这并不防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5  比如,母亲

3、节到了,我提醒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爱。孩子们有的送礼物,有的送上写着自己祝福的卡片,有的给妈妈洗脚,一些没有零用钱的农村孩子就帮妈妈剪手套、叠被罩(他们的妈妈在家靠做手工活缝制手套、被罩等挣钱)……孩子们在送出爱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欣喜、获得了妈妈的拥抱等。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习作中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会更容易做到“自由表达”。  二、教会学生从读书中积累  从会读到会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老师不能限制孩子们只读作文选之类的书,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性和科普性的书刊报纸。要训练学

4、生从书中间接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和积累语言。通过读书,使学生可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大千世界的奇妙。比如,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城里生活,城里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农村生活……比如,在阅读革命故事中体验正义感、崇高感;在悲剧性文章中体会怜悯为怀;在阅读科普著作中体验科学感,体验大自然的奥秘感……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略读与细读,注意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一个单元的内容建议孩子们读一些与这个单元相关的课外书,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读书中。  三、写好小练笔和日记,打好习作基础  小练笔、日记

5、给足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写小练笔和日记的时候,老师要做到使学生“写作目的自由、选材自由、应用表达方法自由”5。教师如果坚持长期系统地引导督促孩子们写日记、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需要时就可以随手拈来,从而分解作文的难度。另外,日记、小练笔的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通过日记和小练笔,还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尽情表达。因此,日记和小练笔可以起到减缓习作训练难度的作用。  比如,我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当学到“饱经风霜”这个词时,有些同学不能正确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我是

6、这样引导的。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大家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在描述着生活中他们看到的那些“饱经风霜”的脸。然后我给大家起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学习,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脸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出来。熟能生巧,练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自由表达”了。  四、在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上,要适当加强规范指导  习作指导的途径有学习课文时随堂写法指导、指导课的指导、讲评课的指导、面批时指导等。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举法,例举写作材

7、料,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5  构思指导,要引导学生想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哪些内容写具体,那些内容少写甚至不写,要按照什么顺序写才能把意思说明白等;起草环节的指导,学生在起草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在班上做集体指导;面批时指导,要把批改作文的过程作为有效指导的过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几个到十几个同学,习作中有不足的,要让他们明白缺陷在哪里,写的好的,要让他们明白好在哪里,可以让他们谈谈感受,这么好的作文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来的;讲评课的指导,教师浏览过学生的习作后,对选材、主要意思的表达,写作的顺序等发现

8、共性问题后,以典型案例具体指导修改。  随课文学习习作的表达方法,是课标对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可以一课一得,或模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