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ID:2336592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_第1页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_第2页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_第3页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_第4页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摘要: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中,企业裁员,大量人员失业的趋势几成定局,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一个焦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本文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从政府和大学生两个层面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就业    一、引言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

2、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放缓,以及“过冬论”在房地产、IT行业等多个产业中的传导,在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用“屋漏又遭连夜雨”来形容。现状决定了企业对大学生招聘比过去要谨慎,国内就业形势逐年严峻。    二、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

3、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难,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2.学校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此项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求招生规模的扩大,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了解,有关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指导等等很多问题也还处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  3.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白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

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同时,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    三、对策与建议    1.大学生主观层面  (1)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完善自我  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应当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正确认清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利与弊。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

5、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等道理。其次,要制定一个长达10年的人生发展规划。要敢于去做自己认为可以做的事情,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有了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以及感兴趣的方向,找准自己心仪的工作或发展方向。要明白你适合做什么,你能为社会奉献什么。以平和的心态合理定位,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3)保持乐观地心

6、态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做好遭遇挫折的准备,乐观地看待求职失败,也许对人生也是一笔财富。  2.政府层面  (1)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日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很多,但由于就业市场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在就业市场运行中,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主管部门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特殊的人才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必将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  (2)优化技术手段,确保就业信息准确快捷  加强信息服

7、务。加强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就业信息网络。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提高更加便捷的通道。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职业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制度,以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落实企业自主权,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大学生就

8、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2]中国教育在线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