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

ID:23368548

大小:5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6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_第1页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_第2页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_第3页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_第4页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级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管理师辅导讲义:招聘和人员配置制度第一部分招聘的需求分析一.招聘目标与前提(一)招聘目标。人员招聘的目标是为了即使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弥补岗位的空缺。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并降低招聘成本,规范招聘行为,确保人员质量等。(二)招聘前提。1.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进行人员需求分析与预测,决定预计招聘的职位与部门数量、时限、类型等因素。2.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为录用提供了主要参考依据。二.招聘原则的确定三.人员配置的基本原理要素有用原理: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实际应用:发觉人员可用之处,为人员可用创造条件。能位对应原

2、理: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的不同,而且在能力水平上也不同。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安排在相应岗位上。互补增值原理: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组织目标最优化的目标,使组织人力资源增值动态适应原理: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动态的。弹性冗余原理: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身心要求,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余地。四.招聘需求分析(一)招聘需求产生的可能情况。组织人力资源自然裁员。即因员工的调动,离职,退休,休假等产生的岗位空缺。组织业务量变化。因组织成长发展导致的岗位空缺。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

3、不合理。即人与岗位的不匹配导致的岗位空缺。(二)招聘需求分析维度。1.招聘环境分析。外部环境。(1)经济条件。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对相应人员需求的变化。(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构成,影响到组织能否招聘到适合的人员。(3)法律法规。组织招聘应遵循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避免产生法律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u内部环境。(1)战略规划。发展创新时期/稳健成长平台期招聘策略不同,不同职位人员的招聘策略也不同。(2)组织生命周期。扩张期:着重于人力资源招募。平台期:着重于人力资源局部调整。衰退期:着重于人力

4、资源的精简及人员结构调整。(3)财务预算。财务影响到工资总量及不同职位职种员工的工资水平,从而影响到计划招聘的人员数量及可支付的工资水平。(4)组织文化及管理风格。组织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要求员工的认可及价值观的趋同,影响着组织计划招聘的员工应具备哪些性格特征。2.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含义: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是指人与事的配置关系,通过人的能力与事的匹配,人与人的协调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员工,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它是判断组织人力资源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志之一,也是招聘工作的核心。分析维度:五个维度。(1)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它是指人与事的数量关系是否匹配。即多少事要多少人

5、去做。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组织中的任务处于变化中,人的能力处于变化中,因此,这种数量匹配是动态的。实际中三种情况:·人力资源过剩—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转业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外包劳务,提前退休,下岗,辞退,不再须签合同等。·人力资源不足—单位内部调剂,外部补充。培训,借调,招聘,任务外包等。·人力资源过剩与不足并存—调整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管理人员的判断可能会对你的初始人事需求预测产生修正作用的重要因素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决定或者进入新市场的决定。技术和管理变革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可能获得的财力资源。四.招聘需求信息

6、的收集、整理、发布。(一)招聘需求信息的收集。来源:过去在职人员,他的上级,与之相关的同事。招聘信息的内容:空缺职位,工作描述,任职资格。(二)招聘需求信息的整理。分类→记录保存→打印→报送审批招聘需求信息的发布。发布范围—由招募对象的范围决定。发布时间—尽早,或在人才供应高峰期。招聘对象的层次—根据岗位要求,向特定层次的人发布特定的信息。第二部分、招聘准备一.工作分析和任职资格的确立。(一)工作分析。1.目标。2.流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收集分析相关背景资料。(2)实施阶段。◆与参与工作分析的相关人员进行沟

7、通。◆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计划。◆收集分析工作信息。(3)结果形成阶段。◆与参与工作分析的相关人员共同审核,确认工作信息。◆形成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4)应用反馈阶段。◆对员工进行工作说明书的使用培训。◆对工作说明书的反馈与调整。3.方法的选择。(1)根据目标选择。工作分析结果服务于不同目标,在工作分析的侧重点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上都有所不同:用于招聘—选用关注任职者特征的方法。用于薪酬—选用定量方法,对不同工作价值比较。(2)根据岗位特点选择。选择何种分析方法与岗位特征有关。(3)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时间,财力,人力的投入是必要的考虑因素。管理人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