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

ID:23378356

大小:160.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_第1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_第2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_第3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_第4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表格笔记-长期投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ww.StudyPay.com长期投资(8、9)基本原理项目投资的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反之减少。投资项目可分为5类:(1)新产品开发或现有产品的规模扩张(增加现金流入);(2)设备或厂房更新(不增加现金流入);(3)研究与开发(得到一项是否投产新产品的选择权);(4)勘探(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5)其他(不直接产生现金流入,有可能减少未来现金流出)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一)基本方法:(当各年现金流量不均衡或折现率和必要报酬率不一致时,指标间会出现互相矛盾)净现值法:NPV=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未来现金流入

2、的现值/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内含报酬率法,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也就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计算时需要采用逐步测试法。(二)辅助方法:(1)回收期法: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要考虑建设期时间。非折现回收期:也叫静态回收期。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优点是可以大体上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缺点是忽视了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没有衡量盈利性;促使公司接受短期项目,放弃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项目。折现回收期法:以折现后的现金流入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也被称为动态回收期。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

3、年现金净流入量(每年现金净流入量相等)=M+第M年尚未收回的现金流量/第(M+1)年现金净流量(每年现金流入量不等)(2)会计收益率法(只有本指标用净利润而不要现金流量,年平均收益不考虑建设期时间):揭示了采纳一个项目后财务报表将如何变化,使经理人员知道业绩的预期,但忽视了折旧和时间、风险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现金流量估计决策时只考虑增量现金流量,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机会成本、差额成本、未来成本、重置成本都是相关成本;沉没成本、过去成本、账面成本都是非相关成本。初始期现金流(1)购置新资产的支出;(2)额外的资本性支出(运输、安装、调试等支出

4、); (3)净营运资本的增加(或减少);(4)旧资产出售的净收入(重置项目)。经营期现金流(1)经营收入的增量;(2)减:经营费用的增量(折旧除外);(3)减:折旧费(按税法规定计量)的净变动;(4)所得税额的变动;(5)加:折旧费(按税法规定计量)的净变动;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税后利润(的变动)+折旧(的变动)处置期现金流(1)处置或出售资产的残值变现价值;(2)资产处置相关的纳税影响;(3)营运资本的变动。  初始时期、经营期和处置期的总时间长度,称为项目期限、项目寿命期税后现金流由于考虑非付现成本抵税作用,故资产的账面价值均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金额,决策时只考虑按税

5、法计算折旧,不考虑会计折旧。隐含假设:投资的现金流出都发生在年初,收入和成本的现金流量都发生在年末。(一)初始期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投资) (二)经营期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会计法) =净利润+www.StudyPay.com学派网www.StudyPay.com版权所有第9页/共9页www.StudyPay.com量非付现成本(均不含税率)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非付现成本×税率(均含税率) (三)处置期现金流量=营运资本投资收回+处置资产现金净流量-(变现净收入-账面价值)×税率更新项目决策方法平均年成本法

6、UAC,选择年平均成本较低的方案。如果新旧设备使用年限相同,则直接比较总成本即可,就是“总成本法”。营业收入此时是无关因素,折旧(非付现成本)抵税和残值及抵税部分视同为现金流出的抵减项目。根据年平均成本最低的年份选择固定资产的最佳经济寿命(例8-3)。 旧设备新设备初始现金流量-旧设备投资=-[旧设备变现净收入-(变现净收入-账面价值)×所得税率]-新设备的投资额营业现金流量-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率终结点现金流量变现净收入-(变现净收入-账面价值)×所得税率平均年成本=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年经营成本+原始投资/年金现

7、值系数-残值回收/年金终值系数=年经营成本+(原始投资-残值)/年金现值系数+残值×折现率互斥排序总量分配当项目的投资额或寿命期(一般包括建设期)不同时,指标会出现互相矛盾。(一)如果项目的寿命期相同,净现值法优先,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 (二)如果项目的寿命期不同,则有两种方法: 1:共同年限法(也叫重置价值链法)原理是,根据项目不同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重置,使其达到相同的寿命期,将原项目的净现值A视同为一期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年数为自然年数,如某项目寿命期为5年,最小公倍数为15年,则需要折3次,共同年限法的净现值==A+A*(P/F,I,5)+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