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

ID:23382734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_第1页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_第2页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_第3页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_第4页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毕业摘要: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教学现状却与其地位和作用相差甚远,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是1个重要原因。要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6种教学策略:1,凸现语文特点,激发学习兴趣;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3,及时反馈信息,多正面表扬学生;4,进行合理归因,引导学生自我激励;5,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协同竞争;6,提高教师素养,追求教学艺术。关键词:高中学习动机语文教育策略从语文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高中生应该非常重视语文课程,可是事实却相反,好多学生对语文

2、学习持冷漠态度,认为可学可不学,认真学分也高不了多少,不认真学分也低不了多少。于是语文学习便成了可有可无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语文进行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有关。传统课堂教学是1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1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①]如何解决这个弊端,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寻找出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的活动,维持

3、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1定的学习目标的1种内部启动机智。[②]它与学习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互相激发、互相强化。学习动机作为1种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在每个学生身上得到开发。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动机这种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有效,更为重要。韩雪屏老师在《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中说语文素养是1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运动系统,其中1部分是以3个椭圆形表示的连续运作系统。其中动力层包含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态度、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这些要素标示出言语主体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实施层是完成言语任务的核心和关键,其主

4、要因素是语文感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这个运作系统的顶部是言语操作层,是显露于外的听、说、读、写言语实践活动。[③]因此,可以说动力层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隐匿于水下面的部分占冰山整体的百之8910,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冰山模型”,来探讨激发学生处于最下层的动力层中的语文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本文从以下6个方面来讨论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1.凸现语文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

5、语·雍也》。只有喜欢才能更好的学习它。语文作为1门传统的学科,进行的又是母语教育,学生入学前都有1定的基础,知识基础具备了,再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利用优美的课文篇章陶冶性情,体会人生百态,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语文老师在教鲁迅先生《孔乙己》“(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1碟茴香豆。’便排出9文大钱”时,就可以这样引发学生思考,买东西付钱有很多动词可以用,比如“放、扔、甩、抛、递”等,为什么鲁迅先生要用“排”这个动词呢?因为孔乙己是1个穷愁潦倒的穷苦“读书人”,没有钱。他常常好不容易弄到1点钱,于是非常看重。

6、因此他绝不可能像现在1些喜欢摆阔的大款似的毫不在乎地甩出、随意地扔出1张大钞票;但如果要他像1般的穷苦老太太那样把钱藏在最贴身的衣服口袋里,付钱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掏出来,仔仔细细地打开1层又1层的包裹,将钱递到卖货伙计的手中,他也不会。因为,他还想保持“读书人”的矜持和体面。这样,就有了对孔乙己来说既很小心翼翼又不失“秀才”的矜持和体面地相对“潇洒”地排出9文大钱的“排”的动作。这也正应了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里“唯1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这句特别能反映孔乙己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④]语文我认为是1门最具创造性的课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

7、哈姆雷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不景气的现状,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竭尽所能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及趣味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知识和早已了解的知识都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应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创造再创造。针对1定的内容,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创设1定的问题情景,提出有1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让他们偿到成功的喜悦,多次累积下来,慢慢就

8、能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从老师提问这方面来说创设问题情景主要分两种,1种是填空式提问,另1种是启发式提问。填空式提问指的是老师提出1个问题,学生不需要思考,在书本上就能找到现成答案;启发式提问指的是老师提出1个问题,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