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预算法》

浅谈新《预算法》

ID:23404566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新《预算法》_第1页
浅谈新《预算法》_第2页
浅谈新《预算法》_第3页
浅谈新《预算法》_第4页
浅谈新《预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预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预算法》一个国家有收入就有支出,对应的两个制度就是税收制度和预算制度,一个管收钱,一个管花钱。而保障预算制度实施的就是《预算法》。预算又称国家预算,国家对会计年度内的收入与支出的预先估算,包括屮央预算和地方预算。预算制度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却乂无权支配,因此在议会中夺权,限制国王的权利,国王怎么花钱都得经国议会审议批准,这就是最早的预算制度。而我国最早的《预算法》是于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从1995年到2014年近二十年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2、原有的《预算法》因为当吋立法的水平局限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而预算制度是和所有公民息息相关的,公民向国家缴纳的税收,用到哪里了,怎么用了?之前都是一笔说不清的帐。1994年,我国启动了影响深远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税收制度等财税重大改革相继推开。几乎与此同步,1994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制定了预算法,形成了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政府预算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逐步确立,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2000年前后转向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机制不断改革完

3、善,预算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强化。一是预算管理范围不断拓展。过去,除了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内收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大量的预算外收支,主要指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各种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等。在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的背景下,我国预算外收支规模不断膨胀,到2007年最高时达到6820亿元。但由于对预算外资金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单位擅自将财政预算资金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转为预算外资金等。同时,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脱离财政

4、管理和各级人大监督,乱支滥用现象较为突出,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成为各方诟病的焦点问题。中国的预算在过去是国家机密,1997年保密局和财政部制定了一个规定,叫《经济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秘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在这个规定中,明确指出:财务年度预算、决算、草案、以及收支款项的年度执行情况。历年财政明细统计资料等属于国家机密,不得向社会公开。因为国家把预算当成秘密来看,预算工作的不透明的必然缺乏奋效的监管,理所当然会产生腐败,导致名怨沸腾。而且有几种收入是不列入预算的,比如卖地收入、行政事业收费、使用国有资产有偿收入等等。光列举的这三项可以占到地方政府收入的65%

5、以上。而根据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査显示,地方政府有40%的支出叫做其他支出。其他支出就是什么项目都可以,吃喝玩乐都是可以列在其他支出里面。试想地方收入的65%不列入预算,列入预算的有40%是无法查证的其他支出,这个腐败的空间让人害怕。这也是近年来,民众对国家公务人员抱有意见的根本制度原因之一。2014年8月31日,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四次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的高票通过,翻开丫预算法律制度的新篇章,也标志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预算领域的率先破冰。李克强总理关于新《预算法》的讲话: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自我革命的财税制度改革,

6、首先触动的是中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全而规范、公开透明的财税制度,在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制度反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预算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全面、透明、权威。而这次新的《预算法》正是按照这三个原则,进行了重要的改革。这次的预算法有儿个特点:(一)预算的全而完整性预算的完整性,就是要把所有的政府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这是政府预算管理一项基础性要求。为此,新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外资金的相关内容,代之以全口径预算,明确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岀都应当纳入预算(第四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第十三条),

7、从而在法律层而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二)预算的公开透明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好的监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预决算等政府财务资料都属于保密内容,直到2005年之前,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代表们审议的预算草案都要求严格保密并在会后收回。直到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首次对外公开部门预算。在此背景下,原预算法在预算公开方面的规定也是一片空白,没有对预算公开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一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内容,既包括预算,也括预算调整和决算,既包括本级政府预算,也包括部门预算。二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时限,要求本级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决算分别在批准或批复后20天内公开。三

8、是规定了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