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

ID:23405786

大小:73.9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7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_第1页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_第2页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_第3页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_第4页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国际银行集团广泛参与其中,金融衍生品对这些国际银行控股集团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变产生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分析与总结国际银行控股集团金融衍生品参与情况,有助于为我国机构投资者更好地参与衍生品市场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关键词]国际银行控股集团;衍生品;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2-0096-03银行控股集团泛指广义的银行业,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全能型银行集团。风险管理一

2、直都是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即便在没有金融衍生品的年代也是如此。因而,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银行业自然成为市场重要的参与机构。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飞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国际银行集团各项业务几乎都涉及到衍生品,衍生品业务已经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并对国际银行控股集团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变产生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与之相比,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程度非常有限。因此,对国际银行控股集团金融衍生品参与情况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为我国机构投资者更好地参与衍生品市场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一、国际银行控

3、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概况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源地及主要创新领导者,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占有绝对领导的地位,其从规模和交易品种上几乎垄断了整个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美国银行控股集团在场内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扮]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发行商又是做市商,既参与其中又是整个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1.国际银行控股集团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至2010年底,美国最大的25家银行控股集团的总资产为13.35万亿美元,它们持有的金融衍生品名义价值为297.99万亿美元,占比分别达到74.0%和99.2%,几乎控制了美国整个银行业的金融衍生品业务1

4、999年〜2010年,国际银行控股集团的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连续12年的正增长,即使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没能阻止金融衍生品业务前进的脚步。美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从1999年的39.97万亿美元暴增到2010年的297.99万亿美元,增长了7.8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8.22%。美国TOP25银行控股集团的场内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场内期权增长速度快于场内期货,但波动较大;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几乎连续12年正增长,即使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只有信用类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出现了小幅下降,场外互换、远期和

5、期权规模仍在增长。衍生品业务规模(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OCC。2.国际银行控股集团金融衍生品业务结构美国规模排名前5的银行控股集团分别是J.P.摩根、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它们以60%的总资产占比控制了94.8%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图2给出了以LP.摩根为代表的美国五大银行控股集团在2010年末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构成情况①。图2显示,五大银行控股集团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构成较为类似,总体呈现“小场内,大场外”的特征。从占比上看,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占比最大的是花旗银行,也只有7.2%,最小的是摩根士丹利,仅有2.3%;从绝对金额上看

6、,持有场内金融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最大的是美国银行,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为4.18万亿美元,最小的是摩根士丹利,衍生品名义价值为0.99万亿美元。从金融衍生品的品种构成分析,场外交易的互换衍生品是最大的品种,以下依次是场外期权、场外远期、场外信用类衍生品、场内期权和场内期货。TOP5银行控股集团中」.P.摩根、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三家的金融衍生品数据披露超过了10年,图3给出了j.P.摩根为代表的三家银行控股集团在1999年~2010年间金融衍生品持仓结构的变化情况,信用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市场的飞速发展生动地反应在了这些国际银行控股集团的衍生品合约上。数

7、据来源:OCC。金融衍生品对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的影响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加速发展使得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1.金融衍生品拓宽了国际银行控股集团的盈利模式许多大的投资银行渐渐将注意力转向主要交易、证券投资(相当大的一部分投入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其代表机构是所谓在前两年先后倒下或转型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这类投资银行的特点是纷纷变合伙人制为公开上市股份制,以筹集更多资本,从治理结构上打造了业务扩张平台。股份化后的美国投资银行因不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采取高杠杆率扩张业务

8、规模,追逐高额利润和扩大市场份额。从2003年以来,它们的杠杆率都从十几倍跃升到30倍以上,远远高于商业银行和其他投资银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