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

ID:23405952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_第1页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_第2页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_第3页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_第4页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阳汉代玉器祥瑞文化研究江富建(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摘要:汉代祥瑞文化是通过玉雕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南阳西汉出土的玉辟邪、玉舞人和玉璧等玉器,无不反映出汉代人所要表达的驱鬼佑详、引魂升天的厌胜辟邪思想。同时,我们从祥瑞文化极为盛行的现象中,厚葬之风、儒教“天一合一”的思想里,揭示出汉代人们思想观念里有着很深的生命永存的情结。我们应汲取儒家文化精髓,把握中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体现生命的价值,追求人民的福祈和安康。关键词:南阳;汉代玉器;辟邪厌胜;生命永存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其中包含了学术、宗教、艺术乃至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人伦道德等,综合了繁复的民族生活,从

2、而构成了时代文化。从这个角度讲,玉文化就是关于玉和玉器所蕴涵的上述内容的所有文化的总和。文化初始之光,乃根植于艺术,因此,人们将时代文化作为载体,通过意象思维的创造和艺术形式的拓展,把玉石原料置换为艺术媒介。因此,玉文化是以玉雕艺术为重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研究》(简称前文,后同)一文中,在分析南阳汉代玉器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其了玉文化的内涵。无论南阳汉代玉器是宗教与政治特权的象征,是上层人物使用的礼制艺术品,还是象征着生命的永存、上天升仙灵魂不死的愿望,以及长寿不死的能力,“玉”都成为中国古代礼器艺术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儒家致力于玉特有的“

3、德”能使人品行永存,历史学家记载玉有长寿升仙能力中,进一步揭示现代玉雕艺术所表现的仙境中永生、脱尘出世而生命永存的祥瑞文化的思想内涵。一汉代玉器艺术反映辟邪厌胜的思想所谓辟邪,乃是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似狮,身披羽翼,头出角的神兽的统称。《山海经》曰:“辟邪之兽,来自海东神兽,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触而啖杀之。”[1]《后汉书·灵帝纪》李贤注:“今邓州南阳县北有宗资碑,旁有两石兽,镌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2]。这两件神兽后于1957年南阳市卧龙岗被发现,其刻辟邪二字的为两角神兽,另一兽一角[3][4]。现“辟邪”、“天禄”被置于南阳市汉画像馆。厌胜之厌,道义为迫,后作压

4、。厌胜为古代迷信以诅咒镇压妖邪。杜甫《石犀行》:“自古总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5]”厌胜法,即为古代的一种巫术。本人在对南阳汉代玉器进行综合研究时发现,在丧葬、配饰、日用及陈设用玉中,无论器型或纹饰都有一定的辟邪厌胜之意,其反映的辟邪厌胜思想也是汉代玉文化的思想。1、玉辟邪神兽的表达思想6西汉的玉辟邪以陕西渭陵的“长寿宫”出土的两件[6]为典型。一件高7×4.6×5.48cm,昂首挺胸,张口露齿,下颚胡须垂至胸前,身披羽翼,以浅刻阴线表现腿部及羽翼处毛纹,整体肌肉感较强。另一件5.8×2.5㎝,身体微微扭曲做伏行状,动感十足,头上一角,角后端分两叉左右弯曲。东汉玉辟邪主要有陕

5、西宝鸡北部吕仁墓出土的玉辟邪插座[7]和徐州土山汉墓出土的三件小型辟邪[8]等。宝鸡的玉辟邪为18×6.7×18.5㎝,因玉质中有白色条带构造,应为祁连玉,但也有人认为是蓝田玉。辟邪昂首朝天,身披飞翼,头部和背部均有插座,尾部有一圆洞,所插之尾可能已佚。从器型上看是先分体制作尔后合为一体的,且为一种实用器皿。玉辟邪雕琢的肌肉充满张力,全身布满阴线,有圆圈纹、流云纹、羽翼纹等以刻划细部,此为典型的东汉玉器纹饰特征。土山汉墓出土的三件玉辟邪,两件青玉质,一件琥珀质。形状上一件为爬伏状,另一件为蹲坐状,三件均在2㎝左右,小巧精致。并与用其它玉质雕刻的鸽、珠子组为串饰。汉代的这类串饰在徐州

6、一带墓葬中时有发现,如邗江姚庄101号西汉晚期墓中也出土了由玉、玛瑙、煤精、琥珀制作的珠、管、羊、鸟、方胜、厌胜等的串饰[9]。现藏于美国华盛顿Sackler博物馆中有一圆雕玉辟邪。此器为羽人骑辟邪,体形较大,四肢屈伸,行走如飞,下颚有须,独角,双翼,分叉长尾,背上有一仙人,身披双翼,手握辟邪角[10]。前文所述南阳出土的西汉玉辟邪,为3.35×1.95×2.05㎝,圆雕,呈卧伏状,造型生动,形象传神[11]。但虎形头,身团曲,长尾,只有几条阴刻线,简化纹饰,已没有西汉大多数辟邪那种威武勇猛之势了,说明该玉辟邪可能是西汉晚期向东汉过渡时期的作品了。上述玉辟邪,也包括如南阳汉画馆内的

7、大型石辟邪的共同特征,就是带有羽翼(南阳西汉的圆雕玉辟邪也阴刻出了羽翼),是古代人们用来驱走邪秽、拔除不详的神兽。对于玉辟邪出现的时代,目前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都说明在武帝以后,开辟西域之道之后与狮子等兽传入中原有关。《后汉书·班超传》:“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供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注“符拔,形似麟而无角。”[12]可是,东汉波斯的符拔,即天禄、辟邪,经月氏送到中国,深藏宫苑,见世的却很少。这种似鹿长尾的动物经过神话描述,发展成为玉雕艺术表现选材的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