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

ID:23407420

大小:4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查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3.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4~5题。4.该地区可能位于(  )

3、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据此回答6~7题。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78年55%19.8%4.9%15.4%4.9%2008年40%44.1%6.2%1.3%8.4%6.该地的地形(  )A.以平原为主B.以低山丘陵为主C.以高原为主D.以盆地为主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

4、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水面发展渔业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④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⑤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5、人民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其中水稻总产250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2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8~10题。8.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9.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

6、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10.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1~13题。1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7、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14~15题。14.据图推测(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

8、分布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1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

9、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城市化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6~18题。16.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

10、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17.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1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

11、指标的构成是: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图为某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