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ID:23407975

大小:773.50 KB

页数:169页

时间:2018-11-05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1页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2页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3页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4页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6105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目录第一章概况4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4第二节煤层5第三节煤层顶底板7第四节地质构造7第五节水文地质7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6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18第二章采煤方法19第一节巷道布置19第二节工作面设备配置21第三节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26第三章顶板管理31第一节支护设计31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35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42169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第四节矿压观测45第四章生产系统45第一节运输系统45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系统47第三节排水系统5

2、8第四节供电系统60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64第六节压风自救供水施救......................................................66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7第一节劳动组织67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70第六章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管理及煤质管理71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73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78第一节一般规定78第二节顶板管理80169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三节防治水93第四节爆破93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98第六节运输设备管理102第七节机电管理

3、105第八节末采时安全技术措施..................................122第九章操作规程134第一节采煤机操作规程134第二节胶带输送机操作规程139第三节控制台电工操作规程143第四节三机运行操作规程146第五节液压泵站操作程................................................151第六节液压支架操作规程153第七节电工操作规程159第八节电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3169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九节小绞车安全操作程.....

4、..........................................165第十节端头支护安全操作规程...................165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炭窑渠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西南侧,方位216°,距离72km;东胜煤田的东南角,古城详查区西侧外围,行政区划隶属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9′38″~110°41′07″;北纬:39°22′53″~39°24′34″。6105综采工作面是炭窑渠煤矿第五个

5、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沿6-2煤层底板布置。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1-1所示。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表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工作面名称6105综采工作面采区名称全井田划分为1个盘区地面标高+1264~+1373米井下标高+1242~+1256米地面的相对位置6105综采工作面北邻井田中部西邻敖包沟;东邻井田边界。169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采动塌陷影响范围内地表无建筑物,无塌陷积水坑,一般情况下地面沟谷无水,只有到下雨时有水流过,回采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严防采动塌陷后同地

6、表沟通,洪水灌入井下。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回采区域北邻6106工作面;南邻原采空区侧实体煤;西邻敖包沟防水保安煤柱;东邻回风大巷。走向长度1250m倾斜长度145m面积178495m2··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6-2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煤层情况具体见表1-2。表1-2可采煤层主要特征一览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利用厚度(m)煤层埋深(m)煤层分布煤层对比稳定程度夹矸情况厚度(m)层数6-22.30~5.183.61(5)1.90~3.953.49(5)85.30~112.3598.55(5)连续可靠较稳定0.15

7、~0.952~3煤种煤层倾角(度)煤的容重煤层结构不粘煤0--3°1.31T/M3简单煤层情况描述169伊东集团炭窑渠煤矿6105工作面作业规程`本工作面回采井田内含煤地层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6-2号煤层,煤系地层总厚度为44.5~67.7m,平均56.1m,含煤系数6.4%,煤层厚度2.30~5.18m,平均3.61m,不含或含2~3层夹矸;利用厚度1.90~3.95m,平均3.49m,煤层厚度由东向西呈增厚趋势,其厚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层位稳定。该煤层在井田中南部的敖包沟中遭受后期剥蚀,局部缺失,属稳定~较稳定类型的大部

8、分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可见炭质泥岩、中细粒砂岩;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见粉砂岩。本井田的煤呈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弱沥青~沥青光泽,条带状结构、棱角状及参差状断口,层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燃点在292~301℃之间,燃烧剧烈,残灰呈灰白~黄白色粉状。显微硬度为19.5~2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