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23418715

大小:65.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6页
资源描述:

《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物流学科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物流学科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物流人才[D0I]1013939/jcnkizgsc2017172691

2、物流学科体系构建研究11物流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第一,课程体系模糊,课程设置趋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发展滞后,发展方向不明确,适应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善,有些高校直接应用其他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为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生搬硬套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本不适合自己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课程设置方面,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是由其他管理类课程修改添加完成的,课程内容重复性较高且没有系统性,物流专业知识内容较少且不全面,没有考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导致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趋同,不利于学生对

3、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应用。[1]第二,课程开设混乱,缺乏特色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_设,各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科学的安排,课程开设混乱,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不合理,课程难易程度也没有合理安排,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各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没有考虑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和区域性发展,课程设置千篇一律,缺乏物流专业特色课程,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在就业岗位竞争中缺乏优势。第三,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多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

4、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不足。高职院校缺乏对该层次学生培养目标的深入探索和分析,对现代物流企业急需的技术和技能不清楚,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际操作技术不明确,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胜任物流岗位技术技能要求。[2]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只注重理论课程的传授,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急需进一步改进。12构建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一,整合教学内容与优化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包含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避免课程趋同及内容重复,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研

5、宄前沿的教学成果,整合完善教学重点。同时,高职院校要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现场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特色课程,掌握物流基本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景。第二,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相衔接。基于职业岗位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需要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需求的认识,不断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真正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推动专业设置与职业需求相衔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

6、养模式,有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提高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双师型”物流专业教师。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组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缺乏全面系统的物流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水平较低。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物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科研活动,重视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专业技能,完善教学经验。[3]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

7、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冰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现代物流企业急需基本操作技能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只是初级物流人员,根本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就业需求、物流岗位等缺乏深入调研和分析,导致培养的学生物流基础知识薄弱,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对物流就业岗位缺乏认识,导致物流人才供应和需求严重脱节。第二,实训项目缺乏,实践基地不足。物流专业要求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学校应该建立

8、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经费较少,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物流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