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

ID:23419204

大小:68.1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_第1页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_第2页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_第3页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_第4页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处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J楼框架柱砼蜂窝、麻面、烂根、截面尺寸偏移、胀模的专项处理方案一、我单位于2010年冬期完成J楼一层框架柱砼浇筑,于2011年3月3日上午甲方、监理、施工方的检查,发现部分框架柱砼蜂窝、麻面及烂根现象,我单位决定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采取以下补救措施解决此次质量隐患。二、对于本次砼质量隐患的处理:1、非结构性蜂窝: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影响构件承重断面积,未损及钢筋握裹,即蜂窝深度未延伸至钢筋者,属表面损伤。处理方法:将蜂窝处、疏松处敲除,洒水湿润后,使用高一级别标号砼水灰比的水泥砂浆填补、修平、覆膜并指

2、定专人养护七天以上。2、结构性蜂窝:影响结构承重断面积、损伤钢筋的握裹力。处理方法:(1)敲除蜂窝处的疏松部位至钢筋周围;(2)用清水清理残渣与砂粉;(3)刷水泥素浆;(4)填充比原砼级配高一级的细石砼(增加少数膨胀剂);(5)覆薄膜并指定专人养护七天以上。3、麻面:用1:2的水泥砂浆找平。对于胀模柱在顺墙方向不作处理,将来砌体砌筑可将其衔接,对于影响后期装修胀模的柱:(1)先弹线再进行人工打凿、平整;(2)用清水清理残渣与砂粉,并湿润;11(3)刷水泥素浆;(4)用1:2水泥砂浆将表面抹平,保证其垂直度、

3、平整度,对于需要修补的胀模柱采用框架柱表面凿毛,清理后重新合模,采用高一级别的细石砼进行浇注,振捣密实。(5)覆薄膜并指定专人养护七天以上。。对本次质量隐患的原因分析及以后施工过程中间的预防:4、产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表面未浇水或浇水不足,导致构件表面吸水而使砼失水过多,拆模时砼表面被粘而出现麻面,模板接缝处不严密,浇筑砼时缝隙漏浆。砼振捣不密实。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捣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砼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与下料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漏

4、振石子集中造成蜂窝;砼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留在模板表面而形成麻面。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烂根。三、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11立即更换现场使用的强度、刚度差、稳定性不合格的木模板,加强模板的支撑与加固系统,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有模板表面必须洁净、平整,均匀涂刷隔离剂,并且棱角分明,严禁使用变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且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对截面较大柱中间用螺杆拉住,保证支撑系统稳固可靠,不能有跑模现象。振动棒要

5、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振捣一定责任到人,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到位。浇筑过程中时刻注意模板是否变形,一旦发现及时调整加固,柱模板两侧各派一人监视,应特别注意模板处的漏水,防止砼漏浆和起砂。防止钢筋踩踏变形等,增派责任心强的模板、钢筋、水电技术工人若干名跟班作业,做到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到位。四、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治理基本原则和方法1.质量治理的原则(1)以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

6、原则:现场质量治理的领导者应该确立同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工人能充分参与实现项目目标的内部环境。。(2)过程与治理系统同一原则:将施工的各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为过程进行治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并将相互关联的施工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治理有助于项目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3)“检查-整改-检查”循环原则:通过持续循环的过程,直至质量达到标准。 (二)现场质量治理遵循的方法 11现场质量治理应该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在质量治理体系中着重控制治理职责

7、、资源治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及时更换不称职的劳动班组。 1.识别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2.确定为保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并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3.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三)现场质量治理制度 现场治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

8、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纵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产生不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治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治理活动职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职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 (1)建立严格的技术治理体系 针对工程的特点,选派施工治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