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

ID:23425584

大小:64.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千湖湿地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省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陕西省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二)实施单位:千阳县林业局(三)项目第一责任人:李宏杰(千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四)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陕西省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千阳县冯家山水库周边地区,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7°07′--107°14′,北纬34°32′--34°39′之间,总面积71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402公顷。范围涉及千阳县城关、南寨、崔家头3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五)项目实施年限: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二、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2、--8--千湖湿地地处千阳县中东部,千河下游,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自千阳县城以东蒲家山,东南至千湖水库坝址。涉及千阳县城关、南寨、崔家头3个乡镇8个行政村,保护区总面积7156公顷,其中核心区140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6%;缓冲区206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实验区368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1.5%。保护区区域内千河河谷开阔,川道平缓,河床河滩两旁大部分有防护林及灌丛保护;河谷川道两侧为林地及坡耕地,坡耕地大部分已退耕还林或正在实施退耕还林,林地主要为天然次生林或灌丛、草地,其余已列入治理项目。为了搞好千

3、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委、县政府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全局意识,一方面,牺牲本县经济利益作出了关闭纸厂,关停水上旅游项目等决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筹建了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并在库区河道周边大面积植树造林。三、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8--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加强湿地保护,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水资源和生物多

4、样性,为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建设原则1、坚持优先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2、坚持分类建设,分区管理的原则;3、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4、坚持适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5、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四、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具体范围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目标是以千湖湿地珍稀水禽及生态系统为核心,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使湿地水源、水质及珍稀水禽栖息地得到良好保护,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8--根据千湖库区水域特点

5、,保护区划定包括库区主体、部分及周边林地、农地。保护区范围大体是西北起自千阳县城东新庄子,向东过马莲滩至崔家头,折向南过千凤公路沿峁边线经陈家坪、杨家沟、酒池、小七沟、张家沟至水库大坝,再折向北经冯家山,风鼻山至大坪梁,向西北经东坡、阳湾,后川至吕家坪,向北经老庄、张家山、南园至新庄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四、建设任务保护区主要建设任务有:设置标桩200个,界碑10个,宣传牌30个;湿地恢复生态建设1000公顷;建设保护站3处,观察台2座;修建巡护便道120公里;建救护鸟

6、类的救站10间168平方米、网笼8间214平方米、孵化室3间51平方米及购置相关设备;购买防止盗猎的水上巡逻艇2艘,修建砌石码头4处。五、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一)投资估算该项目共需建设资金1502万元,其中:1、修建3处鸟类保护站共需资金336万元,其中征地款30万元,基建156万元,配套设施及办公购置60万元,巡护设施及管理费90万元。2、建设观察台2座需资金140万元。3、基础设施投资(200个标桩、10个界碑、30个宣传牌)60万元。--8--4、建设120公里巡护便道共需资金600万元。5、建鸟类救护站168平方米,网笼21

7、4平方米,鸟类孵化室51平方米及设备购置共需资金66万元,其中基建56万元,配套设施10万元。6、湿地恢复示范工程投资300万元,种植芦苇、香蒲等植物,降低水中总氮、总磷,减少水中悬浮物,改善水质。(二)资金来源项目实施共需资金1502万元,依靠上级财政投资1202万元,地方财政自筹解决300万元。六、效益评估(一)生态效益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8--,是兼有水、陆特征的生态类型,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效益,千湖湿地更是如此。只有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必要的保护,使千湖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其涵养水源、

8、调节水量、净化水质、改善气候、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美化生态环境等重要功能才能逐步发挥出来,对于稳定千湖库区生态系统,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保护区的建设,各项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加强,千湖地区的环境质量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