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ID:23429222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1页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2页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3页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4页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我国正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必须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筑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成和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发展,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的推广体系发展到了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个体大户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政府

2、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进入一个新发展的时期,加强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市、县、乡镇三级推广体系。目前,有一个市级农技推广中心,5个县级中心,111个乡镇农技站,全市现有在职农技人员1097个,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6个占6,中级268人,占24.4,初级668人占60.9,无职称的95人占8.6。在农技人员中,市、县641人,占58。乡镇450人,占42,平均每个乡镇4.1人。2、以农业科研机构为带动的推广模式。我市现有各类农业科研机构25个,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换为现实的生产

3、力,主动投身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去,通过成果转让、技术承包、科技示范等形式,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如无籽西瓜研究所,以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瓜农“三赢”和利益机制为纽带,对瓜农实行包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销售的全程服务,形成了科—农—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农技推广模式。推广范围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无籽西瓜总面积20以上。3、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市场,一头牵农户,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纽带作用日愈增强,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主力军。全市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729个,参与

4、农户10万户,人数达30万人。4、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的推广模式。供销部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推动区域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棉花、蚕茧、水果、花生等专业合作社110个,入社社员10万余户。甬桥区棉麻公司在全区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现有24个一级社、167个分社,辐射29个乡镇210个行政村的6万多棉农。5、以涉农企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研制和生产,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形式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1

5、0家,市级39家,带动农户20万户。6、个体大户带动模式。农村个体大户与农民结成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经营,示范带动农户进行规律生产。二、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适应。在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在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推广

6、方式,剥夺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2、推广主体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由于科技供给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

7、技术推广的主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3、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重视不够。改革开放后,我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几经挫折,每次改革,都首当其中,国家虽多次发出通知要求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但“线断、X破、人散”的局面仍没有改善。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推广工作重视不够。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共投入295万元,仅相当有些市一年的投入,农技推广部门只够维持人头费,推广活动经费很少,造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8、,有的甚至出现农技人员应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兑现;二是农技人员大幅削减。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我市农技人员减少40以上,畜牧兽医人员削减70,以现有乡镇农技人员计算,每万亩耕地合技术人员0.6人,每人指导农户3000余户,与现实农业发展需要差距较大。4、以推广“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