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

ID:23429526

大小:49.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_第1页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_第2页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_第3页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_第4页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技术设计书编制单位:靖江市土地测量事务所编制人:苏仰兴、周建波 审查单位:靖江市上地管理局地籍科1998年9月靖江市土地测量事务所受靖江市国土局委托承担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试点工作。为搞好地籍调查试点工作,现根据我市靖城镇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地籍图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技术设计书。一、地籍测量范围及概况:根据靖江市国土管理局划分的靖城规划区范围内地籍街坊编号,逐步逐年实施的计划。先在1#、31#两个街坊试点,1#街坊为市中心,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交通繁华,房屋密集;31#街坊大都为码头、

2、仓储用地和水泥厂工业用地。两个街坊内部弄道狭窄、通视条件较差。两个街坊内宗地的权属调查均由靖江市国土管理局地籍科负责组织进行。二、地籍测量设计及作业依据:1、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6月22日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2、江苏省土地管理局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3、国家标准局1988年6月10日发布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靖江市城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三、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利用江苏省测绘局第一测绘院1996年5月施测的靖江

3、市GPS控制点(靖江市地方座标系中中子午线经度为120°15′,三度带投影,Y座标加500KM,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26mm,)作为城区的首级控制。另外,青海省测绘局第二测绘院在靖城地区测设了一级导线网。在GPS基础之上,补充一级导线或直接补充二级导线,在一级导线之上补充二级导线,再发展图根控制。1、一级(5″)导线布设方案:根据1#、31#两个街坊的测量范围的高级控制点的分布位置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采用由葡萄粮厂、食品公司、影剧公司、纸制品厂作为起算点,布设一级导线,导线总长约3.7KM,布设略图如下:              △葡萄糖厂

4、  △食品公司        1#           P               △影剧公司            31#  △纸制品厂2、二级(8″)导线布设方案:二级导线在一级导线的基础上发展二级导线,根据街坊的具体情况可以做成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等。略图见观测成果手薄。一、二级导线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测角中误差J2测回数2C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方向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5″313″9″±10√n1/14000二8″113″9″±16√n1/14000施测仪器为Leica公司的TC905L全站仪,仪器标准精度

5、为:2″/2mm+2ppm。3、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在一、二级导线点下加密,直接满足解析界址点和地籍图勘丈需要。图根导线分两级加密。布设形式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等,布设略图见观测手薄。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级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J2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一1.5150118″±24√n1/50000.22cm二0.990118″±40√n1/30000.22cm注:导线长度短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四、地籍勘丈(地籍

6、细部测量)根据靖江市国土管理局要求,界址点和地物点应尽可能采用仪器实测座标,极其少量的界址点地物点可采用解析法解算座标。解析法:AJ2J1aabbJ3J3在图根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均用实测元素按相应公式解算出的座标确定,并根据图根点或解析点的图上位置用图解法测定其它地物要素的平面位置,并与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互为校核后绘制成地籍原图。根据我市城区新建、改建后的房屋比较成规则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且界址点又随构筑物而确定,这些正规几何图形部分界址点可以通过丈量数据应用相应的公式解算出其他的界址点坐标,并进行校核。例如:由

7、上图看出,J1、J2两个点由测站A直接测定,a、b边长在宗地草图上已经实地勘丈。由J1、J2两个点反算方位角,通过几何图形的内角和勘丈连边长计算出J3、J4的坐标,并回归到J1点进行校核。只要a、b边长勘丈符合要求,那么J3、J4点的座标与J1、J2点的座标是同精度的,由此可以类推到其他各种的图形。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见下表:类型界址点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界址点误差允许间距适用范围一±10cm±10cm街坊外围及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二±15cm±5cm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解析界址点测定的技术要求:街坊外围和街坊内部明显界点应在图根以上控制点设

8、站,用极坐标法测定,测距不超过150m,也可以采用交会法,但交会角宜在40°-140°之间。街坊内部界址点确需用支导线方法测定时,支导线总长不超过100m,不宜超过三条边。测定界址点用Lai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