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社团校本教材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

ID:23452984

大小:2.4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07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_第1页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_第2页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_第3页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_第4页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笛子社团校本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前篇一、竹笛简介竹笛的材质一般为竹子(苦竹、花竹、石斑竹、紫竹、湘妃竹等)。二、竹笛的保养方法注意笛子的温度差和湿度不要有大起大落的现象,笛子的自然裂损大多数是这两点引起来的,如果您用的是插口笛,请注意在调插口调率时双手要靠近接铜处慢慢拧调,千万不要握笛头和笛尾拧调,这样会拧裂接铜周围的竹子,很多笛子的裂缝都在膜孔和吹孔处就是这个原因!接铜用时间长了会出现发紧发涩现象,要将铜套内的污垢和铜锈擦掉后上润滑油,以免加速铜套磨损和拧调时用力过大拧裂笛子,冬季用后笛内会产生水气必须使用笛刷将笛子管内的水气擦净,而后将笛子挂起,让其自然风干后在装套装盒

2、,笛子要保持干燥!如果受潮会出现:发霉现象、开裂现象,掉漆现象,裂损现象,甚至影响其音准。铜套要定期上油,最好用干油。笛子最怕摔、怕晒、怕虫蛀、怕长霉,所以要好好爱惜使用。在一年四季中因温度的差别和吹奏的自然影响,笛子的音准也会产生影响,如某个音不准,音偏高的时候,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从上往下使用适当材料填补起来,直至音准为止。音偏低的时候,位置亦同,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直至音准为止。高八度音全部偏低的时候,将笛塞往吹孔方向推进,直至音准.高八度全部音偏高的时候,笛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高音不好吹时,可调整后出音孔,或修改笛尾管内径大

3、小。基础篇第一节:基本持笛及演奏姿势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

4、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笛尾前后一致。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妨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右方持笛的习惯。本书是按右方持笛讲述,若属左方持笛者,做反向理解。按笛孔时以右手无名指、申指、食指的第一节指

5、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约第三、四孔之间),小指指尖随附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第六孔与膜孔之间稍偏外侧,距第六孔约一公分左右,小指指尖同样附于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吹奏中拇指、小指与下腭相配合,起着一种保持笛身稳定的作用。第二节:如何贴笛膜首先用刀将膜对裁开,剪长方形的小块,再用两手拇、食四指轻轻地向左右拉出细细的皱纹(垂直笛膜原来的纹理)。然后用阿胶(驴

6、皮胶)沾点水,擦在模孔的周围,将膜贴在笛膜孔上即可。贴笛膜时要注意,笛膜在未拉出皱纹前,原来也是有条纹的,拉出的纹最好与原来的纹统一起来。贴时要注意膜纹的方向不能和笛身一致,笛子竖立着,笛膜的纹要横着。另外,膜上皱纹不要过大,若过大,吹出来的声音会发沙。膜也不要贴得太紧或太松,太紧了声音发闷,太松了声音发嘶。解决办法:过松时,可用大拇指指肚按住向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轻轻按笛膜的中间,但不要弄脏了笛膜,更不能沾上水。笛膜沾上了水会变老,声音就不好听了。总之,贴膜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高质量的笛膜,如果贴膜技术不佳,也不可能取得理想

7、的共鸣效果。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学吹笛的必修课程。第三节:呼吸训练1、吸气:全身心放松,打哈欠似的张口吸气。可双手插腰练习,吸气是腰带一圈要有明显向外张开的感觉。注意:吸气时如有响声,说明你的口腔的“哈欠”感做的不到位,口腔空间太小,气流不畅通。一定要用“哈欠”感状态进行吸气。腰腹部在吸气时如无完全向外鼓起,请检查双肩是否向上耸。吸气时双肩绝对不能向上提,也不能挺胸,只要你双肩放松不挺,气的感觉就会自然下到腰腹部。2、保持:吸满后,腰腹部不要马上松掉,要撑住劲,这时口腔仍是吸气时的状态(呈打开状态),但不能出气,要靠腹部的支撑来把气撑住

8、,不许用嘴或喉部挡气。注意:放气时喉部不能有响声,喉部应是畅通的。3、呼气:呼气(出气)一直是在保持的感觉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呼气时腰腹部仍要保持撑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