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

ID:23469710

大小:112.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8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课文:《伯牙绝弦》和《月光曲》2.相关阅读:《歌声》《绝唱》《观舞记》【教材简析】《伯牙绝弦》和《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两篇课文。《伯牙绝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讲的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五句话。一句为起,二、三、四句顺承而下,五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

2、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的魅力”,而这两篇课文讲的都是主人公通过音乐找到了自己的知音,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都体现了音乐这种艺术的魅力。同时,作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根据这两篇课文的特点,找到了整合点,然后,围绕整合点“知音”和表达方法“联想”组织教学,深入体会艺术的魅力。8/

3、8相关阅读《歌声》《绝唱》《观舞记》描写的也是有关艺术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继续感受艺术的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学情分析】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增加,阅读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学生通过文言文《杨氏之子》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第一步是读,要读得正确、熟练,读出韵味;第二步是结合注释、工具书等理解文意;第三步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情感、悟出道理,学习表达方法,所以学生对文言文并不陌生。还有,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在指导学习

4、《伯牙绝弦》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领和温馨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月光曲》完全是游刃有余。所以,就有了《伯牙绝弦》+《月光曲》整合品析课【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熟练地朗读文言文,在读中体会文言文的停顿和韵味。2.通过朗读、品味、联系上下文、比较、联想、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伯牙绝弦》和《月光曲》,了解知音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3.通过拓展阅读语文读本中的三篇文章《歌声》《绝唱》《观舞记》,继续感受艺术的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教学重难点】目标2是教学的重难点。8/8【课前准备】学生:自读《伯牙绝弦》和《月光曲》,做到字字正确,句句通顺。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词语小游戏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昨天的预习过关课上,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本单元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伯牙绝弦》和《月光曲》,深入体会艺术的无穷魅力。二、指导学习《伯牙绝弦》。(一)读《伯牙绝弦》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指导读《伯牙绝弦》①学生练习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②指导读学生提出的难读的句子。③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3

6、.了解课文主要内容①交流:课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吗?(生说,师板书: 伯牙 子期)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生说,师板书:知音)②了解什么叫知音?伯牙和子期怎么会成为知音呢?8/8教师补充:伯牙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琴技高超,被人们称为“琴仙”。而钟子期呢,只是一个砍柴人,两个人的地位悬殊很大。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成了知音?学生交流,引导读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画出形象地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交流读,谈感受。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2.品读:

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①抓住“峨峨兮”,让学生谈联想到的泰山的样子    ②指导学生读出泰山的气势雄伟。3.品读: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①理解“江河”②抓住“江河”,让学生谈联想到的江河的样子,同时指导朗读。    ③学习作者运用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感受这种方法的妙处。同时板书:联想4.激发学生的联想①思考:伯牙除了志在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志在哪里?指名说,出示词语,齐读8/8②指名填空:那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钟子期曰:“。”当伯牙鼓琴,志在春雨时,钟子

8、期曰:“。”小结:总之,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弹出什么,钟子期都能听懂,真是(生齐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5.感受伯牙的志向和胸怀。①理解“念”的意思,以及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学生交流,板书:念②思考:善听的钟子期只是听懂了琴声吗?教师补充:我们的古人常常借物抒怀,如:李白借明月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郑燮借竹子抒发自己的高尚情操,那,伯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